大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报第415期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大理州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1-18 14:37:14
大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 报
第415期
中共大理州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1月3日
Email:dlcxzyjbz@163.com
大理市供销社“三创新”力促改革发展
大理市供销社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立足服务三农、秉承敢为人先的创新思想,紧紧围绕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努力发掘和探索合作经济实践的新形式、新方法,创新“两个服务体系”(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关部门和农民朋友的充分肯定,积累了供销“二次创业”的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供销社发展改革的创新之路。
创新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一是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县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大理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协会成立至今,会员已发展到450多人,会员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2.3亿元,有效解决了大理市农产品销售难问题。2010年,累计完成“订单农业”1500亩。经纪人协会的成立,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的散小经营模式向规模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二是率先在全省成立了第一家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大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合会)。为抓好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省供销社及州委、州政府决定在大理市成立“大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合会)”。农合会现已有会员284人,会员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实现利润1171万元,上缴税费189万元。农合会的成立,强化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与合作,为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组织化、规模化发展水平奠定了基础。三是率先在全省完成了乡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针对全国部分省区蔬菜大增产,农民不但不增收,相反造成蔬菜严重烂市的问题,大理市供销“一班人”主动破解农民‘卖难’问题,率先在乡镇设立经济组织指导服务站,为健全和完善农村经济组织化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创新合作经济方法,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一是加大新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力度。为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和培训覆盖面,大理市委专门下发文件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组织的人才培训工作,供销合作社及时与当地组织、政研、妇联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对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将农产品经纪人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职业教育范畴。二是树立总结推广典型。为切实做好“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片”工作,大理市供销合作社在全省首次举行了由县(市)级人民政府表彰“十佳农产品经纪人”大会。2005年以来,全市已有近500人受到各种奖励。通过对优秀人才的典型经验的总结及推广,促进了全市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健康发展。三是创新扶持经济组织发展方法。全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全程免费服务(包括制作安装招牌、办理登记注册、项目申报指导等),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内部运营管理机制。2010年,大理市供销合作社在全省首次举行了“大理市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表彰大会,对40户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宣布了“六给”(给培训、给项目、给资金、给名誉、给地位、给政策)政策;规定“两会一社”经济组织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奖励3000元,农产品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奖励5000元等鼓励政策。大理市政府规定,凡是新成立的“两会一社"经济组织,除了免费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外,每户在州政府拨给1万元的基础上,由大理市政府负责再加拨专项扶持资金1万元。大理市的云南顺丰生物科技肥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成立仅6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大理市龙头企业。2009年,被专家评定为大理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再次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中国农资流通百强企业”。顺丰之所以又好又快发展,与大理市供销合作社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顺丰已在保山等地成立了5个分公司,产品有5个门类100多个品种,年产各种肥30多万吨。到2010年末,注册资本已达2000多万元,总资产为2500多万元,产值近5亿元。产品在满足本省供应的基础上,销往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和国内的甘肃、河南、河北、山东、湖北等省市区。目前,顺丰正为创国家名牌,进入生物有机化肥领域云南5强企业而奋力拼搏。
创新合作经济工作,构建农村沟通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大理市供销合作社共培育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7个,其龙头企业总量居全州之首。其中,大理市凤仪供销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全省20强基层供销社"和“全国百强基层供销社”。大理市旺隆农资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供销合作社“50强企业”,其下属的大理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农业生产资料定点市场”。全市共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43个,其中行业协会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91个、农村综合服务社75个服务全市近4.8万户农户,占全市农户9.8万户的49%,带动农民20余万人,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与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民俗旅游等领域,分布全市各乡镇及行政村。截止2010年底,全市建成了2个县级农资配送中心、1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和1个烟花爆竹配送中心、22个乡级农资连锁店(配送分中心)和11个乡级日用消费品连锁店(配送分中心)、228个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社(或农资农家店)、75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和2347个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网点,商品配送率达95%以上,网络覆盖全市11个乡镇、109个行政村、533个自然村,实现了全市行政区域内的100%全覆盖;建设区域性(滇西片)农资批发市场1个、乡镇集贸市场11个(其中与供销社有产权关系1个)、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在全市构建起完整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
简报下载:简报第415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