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报第470期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大理州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2-10 09:52:46
大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 报
第470期
中共大理州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1月5日
Email:dlcxzyjbz@163.com
【身边的典型】
山村致富“领头雁”
——大理市下关镇吊草村党总支书记黄翠仙
“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放在大理市下关镇吊草村党总支书记黄翠仙身上再贴切不过。提起她,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她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黄翠仙是土生土长的吊草村人,曾经担任过小学代课教师、会计、酒店总经理助理,承包经营过旅社,兴办过奶牛养殖场及餐饮企业。曾多次获州、市、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女能手、文明市民、劳动模范、乡土拔尖人才、优秀人大代表等多项荣誉称号。一个个耀眼的光环背后,是她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巾帼风采。
自强不息带领乡企“起死回生”
1981年4月,黄翠仙考入乡镇企业花园旅社,担任会计工作。她业务知识扎实、工作认真负责,逐渐从一名普通会计人员成长为助理会计师。1985年,黄翠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她被任命为企业支部书记、副经理兼任会计。1994年,花园旅社改制,承包给个人经营,原有职工全部待岗,她则被聘请到刚开业的某大酒店任总经理助理。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承包经营后的花园旅社陷入困境,濒临破产。在领导的多次动员和职工的热切期盼下,黄翠仙毅然辞职回到了花园旅社,接手了管理工作。上任之初,她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从卫生环境入手改革旅社管理,制定规章制度,重塑企业形象。在她的带领下,企业“起死回生”,先后被评为纳税先进企业、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捐资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4年,企业再度改制,她带头配合执行改制工作,帮助说服有抵触思想的员工,为改制顺利完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善谋实干创办奶牛养殖场
改制下岗后,黄翠仙多方协调,在山区投资400万元兴办了峰松奶牛养殖场,引进了澳大利亚高产良种奶牛50头,种植了48亩黑麦草。奶牛养殖场以高起点、高技术为切入点,加强高科技和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奶牛群体产奶量和养殖水平。同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实现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安全。奶牛养殖场的建立,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黄翠仙还立足市场成立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20多家农户发展奶牛养殖,并为散养户提供奶牛疾病防治、配种等服务,形成了饲料管理统一、鲜奶质量统一、鲜奶价格统一的生产经营发展格局,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尽职尽责切实服务农村发展
黄翠仙的实干和执着赢得了村民的好评。2007年,她被推选为吊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完成了辖区内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公平、公正、公开发放各类生活补助,及时解决安居房问题,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多方协调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实施人畜饮水、道路硬化、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等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010年,吊草村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5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3605元,比上年增长10%;人均出售商品牲畜1.6头,人均占有特色经济林果1.3亩。
开拓创新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多年来,黄翠仙一直琢磨如何发挥吊草村的自然条件优势,让群众彻底告别贫困。在她提议下,村“两委”班子制定了沿关巍公路发展“生态餐饮土鸡一条街”的发展思路,以原生态农家乐吸引游客,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2010年,黄翠仙率先投资300万元,在公路旁联合5户村民建起应峰生态食府,成立了大理市应峰彝家乐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当地20位群众的就业问题。一年下来,应峰生态食府上缴税金10万元。在黄翠仙的带动下,“原生态餐饮土鸡一条街”目前已建起了7家农家乐,经营前景看好。
作为一名农家女,黄翠先身上不仅有传统的勤劳朴素的美德,更有新时代妇女的开拓进取精神,她用心经营自己的事业,并获得了成功。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她没有居功自傲,依然在带领全村群众致富的道路上奔忙着。
简报下载:简报第470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