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报第466期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大理州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1-20 09:48:34
大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 报
第466期
中共大理州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2月31日
Email:dlcxzyjbz@163.com
●宾川县以 “三深入”活动推动创先争优深入开展
●弥渡县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实现三大转变
宾川县以 “三深入”活动推动创先争优深入开展
今年以来,宾川县把开展“三深入”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在体验群众生活、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基层困难过程中创先争优。
在“深入群众”中体验群众生活。宾川县大力推行“领导在一线指导、干部在一线工作、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的“一线工作法”。采取党员干部“1+1”对口帮扶、县级部门联系村、乡镇干部包村包组等多种形式,做到资源共享、发展共享。2011年全县共结成单位帮扶对子87对,党员帮扶对子4306对。同时推行了“4+X”服务承诺制。广大党员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特长和能力素质,找准自己的“坐标”,纷纷选择2-3项事宜进行承诺,全县1248个党组织做出承诺事项3970件次,已经落实3900余件;13530名共产党员共做出承诺22760余件次,已经落实22300多件次。
在“深入实际”中了解社情民意。宾川县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各自单位工作职能和自身工作职责,积极采取民情日记、村务指导员、一挂双包等方式方法,利用与基层干部和群众接触多的机会,大量走访调研,在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困难中,开展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将解决群众难题作为服务群众工作的第一要务,带头为民解决难题。2011年全县各级领导共驻点调研累计3400多天次,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419个,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基层民主生活会473人次。
在“深入基层”中服务群众,解决基层困难。活动中,宾川县把服务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放在重要位置。2011年下派81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到各村委会,进村入户做好以送信息、传技术、帮资金为主的“扶贫、扶志、扶技、扶路”服务群众活动。同时,在县、乡、村三级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做到人员、经费、职责“三落实”,保证了作用发挥。以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为主,以党员结对服务和志愿者服务两种服务方式为有益补充,举全县之力服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构建了“3+2”服务群众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全县共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22支、参加党员1098名,开展志愿服务人民群众活动1100余场次,为群众和社会办好事3200多件次,惠及群众20000余人,为基层协调解决资金500多万元,帮助基层解决困难7880件。
弥渡县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实现三大转变
今年来,弥渡县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为核心,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实现三大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幅提升。
以人为本,由关注农村向关注农民转变。弥渡县始终以自然村为建设单位,遵循“村内户外”和“村民自愿”的原则,优先支持村民积极性高、村级领导班子得力、群众经济基础好、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始终按照群众意愿,紧密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科学合理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严格筛选,在众多的申请对象中,多次实地查看、论证,确定陶家营村、小马房村等6个自然村为今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建设内容主要是关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包括村内户外道路、人畜饮水、公厕、环卫设施、文体设施、公共活动场所、村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公益项目。
提高标准,由“试点村”向“示范村”转变。为使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弥渡县采取“财政奖补、部门整合、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6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项目计划总投资351.39万元,其中,除州县财政补助175.08万元外,其余资金均为村民自筹,包括筹资7.65万元、捐资68.83万元、筹劳折资86.14万元、以物折资13.69万元,财政补助标准、资金集中程度和村民参与度等,都比“十一五”期间的试点村建设有了大幅度提高,力求建设一个村,辐射带动一片,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强化监管,由事后考核验收向注重过程监管转变。制定量化建设方案和考核验收办法,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到项目村检查建设进度和质量,督促落实项目规划实施、各级项目投入、农民自主投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监督整改。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实行量化管理,组织力量定期督查,跟踪问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截止12月15日,6个示范村项目已完成投资305.7万元,占投资计划的87%,全部项目按照计划进度和工程质量标准顺利推进,预计2012年1月底前完工。
简报下载:简报第466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