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银桥镇三把“金钥匙”打开农民工就业“大锁头”
来源:云南基层网络党建大理大理市 发布人:大理市 作者:银桥镇宣传办 赵志斌 发布时间:2011-10-18 11:25:34
2010 年末,银桥镇有3612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劳务收入达1998万元。在全镇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推手”背后,全镇农民工就业呈现出喜人景象。大批的农民工通过技能培训,拿到了外出务工的“金钥匙”,逐步享受到了“城市工”的待遇,走进了创业致富的“春天”。经统计,2005年以来,银桥镇在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这一民生工程中,共举办各类农民工培训班84期,实现农民工技能培训3600多人次。农民工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获取了一把把就业门路更广的金钥匙。
探究银桥镇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的“窍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永祥兴致勃勃地说:“近几年,我们实施农民工就业‘绿色通道’,帮助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用三把‘金钥匙’打开了农民工就业创业难的‘大锁头’”。
“内销加出口”创造就业新机会。要想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首先要有适合的“婆家”。为此,银桥镇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农民工及劳动者和企业“搭鹊桥”, 以“内销加出口”的方式畅通就业渠道,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抓好务工人员与用工单位的对接,通过广泛搜集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进行协调,及时将用工信息及时传达给广大农民。去年先后组织参加了省农业厅和大理州人民政府举办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场招聘会、大理市开发区举办的招聘会,提供免费服务人数600 余人,为用工企业、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职工提供了高质量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服务,搭建了用工平台。另一方面,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属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组,明确以服务“两个园区”为先导,积极与园区内的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工作在企业和农民工务工需求之间的桥梁作用,为银桥绿色食品园区和石材园区内的大理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大理汇泉塑料制品厂、下关沱茶集团等企业推荐吸纳了520多人就业。同时以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为契机,努力形成有代表性的双阳大理石加工、新邑橡塑加工、阳波皮鞋加工等“一村一品”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大量的新的就业岗位,吸纳了1800多人就地就业。
“培训加轮训”让外出农民工都有一技之长。素质不高、缺乏就业技能,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瓶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一技之能显得尤为重要。以培训促就业正成为银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得力之举。为此,我镇专门设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公室,明确了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以“培训加轮训”的方式,为我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仅2010年,我镇通过采取集中授课、短期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轮训、开办农函大等多种形式,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内容涉及家禽饲养、果树栽培、建筑、运输、月嫂、家政服务、保安培训、计算机应用以及外出务工法律、法规、外出务工常识、防艾、务工安全等知识;各村结合各自产业发展实际举办了系列培训活动。如磻溪村举办了农民工创业及银鱼加工培训,两期共169人次;双阳村举办了石材加工培训1期,69人次;五里桥村举办了农民工务工知识培训训1期56人次;新邑村举办了绣花鞋制作加工培训1期104人次、务工技能培训1期78人次;阳波村举办了皮鞋加工制作1期,65人次,银桥村举办了外出务工人员培训1期78人次,鹤阳村举办了农函大技能培训1期65人次;马久邑村务工技能培训1期65人次。去年以来全镇共举办了培训10期812人次,占任务数793人次的102.4%。今年上半年我镇共举办了各类农民工技能培训6期,培训人次达864名。“农民工就业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一门技术。过去,农民工培训要自己掏钱交学费;现在,镇政府花钱买服务,大大减轻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银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公室主任、劳保站站长代福林如是说,“按这样的发展速度,到“十二五”末期,我镇要实现普惠制就业培训农民工不少于1万人的目标。”
“激励加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工群体致辞富。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银桥镇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一环。11 年前,新邑村28岁的农民工杨佑春在掌握一门农业技术后,先后到大连、合肥、上海等地的塑料制品企业打工,凭着所学专业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他很快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企业生产部部长、业务副经理。但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家乡,渐渐产生了回乡自己创业的想法。在淘得第一桶金后,2006年,他带着打工积攒的10多万元和所学到的技能返乡创业。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很快建成了橡塑加工厂,并安置当地农民进厂就业,使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2010年,公司实现了年销售额230万元、产量1200吨,销路市场发展全国各地。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信息回归、企业回迁,也是一种新的财富。为此,银桥镇建立了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以“激励加鼓励”的方式倡导全民创业理念,营造全民创业环境。一是全镇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整合各类创业信息,建立返乡创业项目库,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减少投资盲目性。二是由镇劳保站建立健全返乡创业者基础台帐,随时掌握变化情况,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返乡创业推介活动,形成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和招商引资工作的良性互动。三是强化创业指导,组织创业专家咨询组开展创业项目推介、评估、指导,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管理咨询、融资指导等服务,全镇涌现出杨泉硕、杨腊根、赵凤仙等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勤致富的新型自主创业农民,到今年8月,实现农民工就地就近自主创业478人。
三把钥匙合力打开了一把锁。银桥镇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了全镇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也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银桥镇将继续加大力度,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可以预见,随着我市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的加快推进,银桥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创业之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