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四点心得体会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剑川县 发布人:剑川县 作者:剑川县审计局派驻三河村指导员 谢凤坤 发布时间:2012-10-22 14:12:59
自今年2月派驻三河村当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以来,我积极与镇、局“四群”教育办公室和村两委班子协调沟通,认真开展工作,争取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工作开展至今,有如下四点心得体会。
吃透村情是立足点。安心驻村,不要急、不要慌,静下心来慢慢梳理好工作思路。一是少发言、少表态,多用眼睛来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在和村群众、村干部日常相处中逐步发现问题,了解村情;二是认真查阅村历年来的痕迹材料,认真分析,整理出实事求是的调查报告,从书面上直观归纳整理出全村实际情况,为工作开展立下书面依据,注重实地查看,初步规划一些急需改造建的工程项目,为争取资金、实施项目打下基础。三是通过各种渠道多了解情况,及时了解村内棘手的焦点问题,在具体开展工作中做到有分寸地参与解决问题,做到帮忙而不添乱。
深入农户是切入点。只有深入农户,多和群众交流,才能逐步和群众拉近距离,才能逐步和群众相互了解,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多问,多观察发现问题。如我在三河村口后人一个种玉米的农户交谈,就发现农民不种考烟等经济作物的原因是因为农业栽培技术低,水利条件差;在和河南自然村后山坡上管理泡核桃的老倌交谈后,了解到泡核桃进入盛果期,每亩1.5万元,发现剑川山区荒山荒坡上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产业的前景很广阔;我深入到我联系户老段家中了解惠农资金落实情况,查看了“一折通”的存取情况,询问了生产生活情况,逐步了解当前农村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通过如上一些主动和群众交流的过程,我逐步和群众从陌生发展到了相互了解,慢慢地,群众熟悉了我,在路上群众见到我也主动和我打招呼,不时听到他们说:“那个是县审计局派来帮助我们做工作的指导员……”这样为我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加强宣传是连接点。选择重点典型的老弱病残家庭王奶奶和赵奶奶家访民情,通过交谈发现积累第一手素材,认真提炼写出民情日记,营造出浓厚氛围。在《剑川时讯》《金华镇“四群”教育工作简报》分别刊登民情日记2篇、分别是《在三河村的一天》、《民情日记一则》、《近距离的那片情》;在《大理审计信息》、《云南审计信息》、《金华镇“四群”教育工作简报》上分别刊登工作信息3篇。尽最大的能力宣传党和政府“四群”教育活动的政策方针,拉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距离。通过宣传,逐步使三河村的情况被各方人士所了解。
扩大成果是落脚点。通过开展好以上的工作,理顺各种关系,激发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开展的实际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配合。争取了烤房建设缺口资金3.6万元,争取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经费8万元,争取村委会围墙建设资金3万元,共14.6万元;帮助协调解决突发事件2件,参与了村主干道硬化、村内人畜饮水工程等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的各种协调解决工作;发动党员群众在项目实施周围清理污沟、垃圾、路障,搭建临时人行通道,做到了安全事故零发生;顺利开展了村养老保险工作,组织养老保险宣传2次,农业科普宣传6次,政策宣传8次;完善了新农村建设、“四群”教育工作痕迹资料6盒,制作了《三河村新农村建设、“四群”教育活动图片资料相册》1本;参与慰问了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基本做全了民情联系的相关资料等等,使“四群”教育活动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