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五路并联”构筑大学生村官成长快车道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李伟 发布时间:2012-08-24 17:02:53
洱源县在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中,坚持“五路并联”,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有榜样、出得来”,构筑了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快车道。
培训指路,注重下得去。采取党校集中培训、实地观摩等方式,以综治维稳、群众工作、生态文明、党建目标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对新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组织大学生村官深入到州、县党建示范点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实地参观村级组织的办公环境、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日常工作等。安排受省州表彰的优秀村总支书记和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现场授课,通过灵活实用的培训,使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对到村任职的工作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和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帮带领路,务求留得住。全面建立县委常委联系、镇乡领导结对“一挂一”和村党总支书记“一带一”帮带大学生村官的帮扶制度,构建帮带责任体系,全县先后为148名大学生村官配备了308名“导师”,帮助他们熟悉农村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有地方吃饭、有房间住宿、有电视可看、有桌椅办公、有生活必需品的“六有”标准,为大学村官提供基本工作生活条件,按月足额发放1500元的生活补贴,一次性补助2000元的安置费,解除后顾之忧。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活动,通过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等形式,互相交流思想和工作经验,探讨、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管理护路,强化干得好。制定《洱源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使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工作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有章可循。定期与大学生村官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年底对他们述职述评考核。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网络党建QQ群,及时掌握村官的思想动态,激励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突出大学生村官“宣讲员、指导员、调解员、信息员、服务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示范引路,赶超有榜样。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五大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宣传和总结一批为群众办实事,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成效明显,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以先进带动后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乔后镇乔后村大学生村官王如玉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报纸、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把当前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方针、强农惠民政策宣传到每位党员、农户家中,成为“宣讲员”的楷模之一;三营镇百草村大学生村官张艳池勇担山村科技推广带头人,发动群众种植了400亩中草药材,100多亩特色经济林果黄金梨,1000多亩梅果,成为产业发展“指导员”的表率之一;牛街乡福田村大学生村官杨淑珍积极协助村“两委”做好大丽高速公路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矛盾纠纷120起,成为“调解员”的优秀代表之一;茈碧湖镇大庄村大学生村官李春美走村入户,了解群众的难事难题,及时总结和推广好做法和好经验,在州、县两级媒体发表信息200多条,成为“信息员”的典型之一;凤羽镇上寺村大学生村官万有良充分利用资源,用烤烟大棚闲置时间种植有机绿色食品,服务群众,成为“服务员”的模范之一。
政策铺路,确保出得来。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各项待遇,及时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亡保险等手续。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定向招聘名额,提高面向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招聘比例。及时向大学生村官提供招聘信息,引导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有序流动,激励他们干事创业、成长成才。通过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促进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四年来,大学生村官先后考录为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2名,占招录比例的58.5%,通过竞争性公开选拨乡科级领导干部1名,考录吸取为镇乡党委委员5名。
(中共洱源县委组织部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