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切实抓好城乡饮用水安全及水源地保护工作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剑川县 发布人:剑川县 作者:杨继培 发布时间:2012-07-09 09:08:00
“一打开自己家的水龙头,就有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流出来,洗衣、洗菜都方便,日子越过越舒心,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龙门村的赵大姐如是说。这是我县抓实城乡饮用水安全并实施安全饮水项目,为群众解困排忧的一个缩影。龙门村因地理位置特殊,群众祖祖辈辈饮用的地表水含氟量较高,许多人得上氟斑牙,影响了群众的身体健康,通了自来水后,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新理念,统筹规划,建管并重,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城乡饮水安全和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发展思路,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长期以来,县领导、县人大督查组多次深入水源保护区、取水口和水厂制水各环节检查指导工作,现场解决问题。今年6月,县委书记莽绍标率队亲临县自来水公司,查看自来水厂的生产流程和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研究城乡饮用水安全及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县政府成立了饮用水源保护办公室和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环保牵头、水务、林业等部门齐抓共管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机制。印发了《剑川县城乡饮用水安全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县城乡饮用水安全和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和具体措施。县政府还与各相关部门和乡镇签订城乡饮用水安全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了由县政府负总责,职能部门共同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我县随着城乡饮用水安全及水源地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有效改变了百姓的饮水安全状况和质量,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饮水安全这一“功在当今,福荫子孙”的德政工程真正让甘泉泽润万家,真情惠及百姓。
强化监督,完善机制。我县始终把保护饮用水源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还多次聘请省州饮用水源保护方面的专家,依托全县饮用水源保护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剑川县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及安全保障工作计划》和《剑川县饮用水源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由县环保、水务、林业、交通、卫生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不定期对全县水源地开展安全巡查,现场会办,限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影响水源保护的问题和隐患。开展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工作,对玉华水库、双河水库、满贤林水库和8个乡镇集中供水水源等重要水源地设置管护告示牌,划定管护范围;对水源地径流区内进行全面保护,不允许建设污染性项目和有污染水源的矿业活动;对重要水源地进行退耕还林、种植水源林、绿化水源区,提高森林覆盖率。县环保和水务、卫生部门则加强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并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今年年初,县城居民的饮用水水质所检测的15个项目评价指标均符合类水质标准,营养综合评定为合格;全县8个乡镇29个村委会的饮水源点进行结果表明,全县境内的农村饮用水水质良好。
加大投入,快速建设。我县按照“项目资金主导,县级配套资金补助,群众投入结合”的思路,积极向上级争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资金,搞好水源地建设,充分发挥各水库功能;采取承包、租债、拍卖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改造乡镇集中供水,以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以水养水”目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采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举措,重点解决高氟、苦咸和受污染水的水质改善工作。2005年以来,我县共投入资金2942.37万元,建成了各类城乡饮水工程59件,解决了6055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70.4%,广大群众饮水条件和卫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