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大学生村官“五个一线”践行“抗旱先锋行动”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剑川县 发布人:剑川县 作者:县网络党建办 赵振苏 发布时间:2012-05-04 10:55:24
2012是剑川县有气象记录以来第3个少雨的年份,特别是入春以来,降雨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旱情持续加重,库塘蓄水不断减少,农作物部分干枯,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出现了三年连旱。截至目前,全县小春作物面积受旱面积达2.21万亩,成灾2.2万亩,灭产0.01万亩,以泡核桃为主的经济作物受灾面积达1.12万亩。因旱造成16个行政村、17386人、4362头牲畜饮水困难。全县库塘蓄水总量1800万立方米,比常年减少5万立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因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大0.18亿元。面对严峻旱情,全县59名在岗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四群教育”、“创先争优”活动,积极主动投身于全县“抗旱先锋行动”中,积极为受灾群众送饮用水、送物资、送温暖,帮助找水源、抓生产、解难题,确保群众有水喝、喝上放心水,为全县夺取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在这场旱灾中全县59名大学生村官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重民生的高度,按照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抗旱救灾的工作要求,科学把握旱情、清醒认识困难、不讲条件、不折不扣执行命令,深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第一线,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坚守岗位,努力在抗旱救灾中凝聚力量,在春耕生产中联系民情,在一线锻炼中增长本领。通过“一线调研、一线宣传、一线战斗、 一线指导、一线关怀”等“五个一线”工作,践行了“抗旱先锋行动”。
一线调研“察民情”。 全县59名大学生村官在投身抗旱救灾过程中模范带头,积极组建大学生村官抗旱先锋队27支,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灾情调查,查清人畜饮水、春耕备耕、灾害损失情况以及抗旱中存在的困难等情况,及时做好灾情收集、核查、上报工作,为党委政府抗旱救灾决策不误、部署不乱、安排不拖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59名大学生村官在灾情调查中累计走访农户1621户次,走访280个村组,完成驻村摸底调查59个,为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决策依据。提出关于农作物栽培、苗木保苗管护等抗旱合理化建议120条。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自身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宽、信息灵优势,积极做好灾情统计反馈和上报工作,以准确的数据真实反映旱情。通过做好气象信息监测,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变化,适时发布旱灾预报,指导群众科学抗旱,先后发布旱情预报信息127条。
一线宣传“顺民意”。全县59名大学生“村官”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受灾群众宣传党委、政府在抗旱救灾方面的工作思路、对策措施和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号召广大村组干部和群众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稳定受灾群众情绪,增强群众对抗旱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争取大灾之年夺丰收。利用自身知识优势,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把抗旱救灾科普宣传工作延伸到村镇及偏远地区的党员群众。同时积极编印抗旱保苗、抗旱农作物栽培知识宣传材料,发放给受灾群众。通过以水源点为中心,对水源点进行合理分配,按村民小组安排取水,保证了就近的群众能正常取水,避免了村、组群众因抢水而发生矛盾纠纷。
一线战斗“解民困”。全县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协调抗旱资金,落实抗旱物资,切实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先后参与协调2126台设备、抗旱用油20吨投入抗旱救灾,发放救灾救济粮4万公斤、配合发放各种抗旱资金1320万元、发放救灾大米40吨。积极参与全县4700化肥吨、390吨农用薄膜、15吨农药、345吨籽种的协调调度工作,为全县完成水稻育秧面积6300亩、地膜包谷2000亩,落实烤烟种植面积3.8万亩工作提供了保障,推动了抗旱救灾和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与此同时为全县各受灾村修筑水池、铺设水管,解决了群众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积极帮助所在村组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科技特色服务队,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积极加入义务送水队,用自己的肩膀,毫无怨言的担下沉沉的“救命水”,活跃在抗旱救灾第一线。
一线指导“保民生”。全县59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到谋划、调整全县水改旱和农作物立体种植,及早谋划好晚秋扩种计划中。先后参与组织全县68次农业生产现场培训会,培训0.48万人次,各项技术培训70场次,培训0.76万人次;积极参与到落实良种、农机具补贴政策中,先后参与发放种粮农民补贴资金174.75万元和农资综合补贴1249万元;积极参与储备疫情应急物资和牧草草籽,为推动畜牧养殖业发展,促农增收贡献了力量;积极指导受灾群众依靠科技开展抗旱保春耕工作,大力推广抗旱保苗节水技术,积极协调援助春耕备耕物资,最大限度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指导农民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积极组织群众合理调剂大小春用水,及时参与调整大春粮食生产布局,加大间套种技术推广、晚秋作物扩种和水改旱工作,为力争挽回小春损失而不懈努力;深入村组帮助群众检查维修抗旱机具,保证各种抗旱机具正常投入使用;指导群众进行采取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地下病虫害防治等抗旱措施,认真开展动物防疫和养殖业抗旱技术指导,确保不因干旱渴死一头牲畜,不因干旱发生疫情;牢固树立“农业损失劳务补”的意识,加强劳务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农户外出务工,努力提高旱灾之年农民的经济收入,参与培训农民工4507人次,转移劳动力就业4127人。
一线关怀“暖民心”。面对严重的灾情,全县59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参加 “共产党员抗旱先锋队”,动员了280名村组干部参与到抗旱先锋队中,与受灾群众携手抗击旱魔,让受灾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积极开展互助活动,解决帮扶村的实际困难。推动 “挂乡包村帮户责任制”,积极参与到以“领导联、单位帮、社会帮、村互帮”为内容的“一联三帮” 抗旱结对帮扶活动,全县59名大学生村官和受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328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74件次,参与建设(维护)水窖526口,参与打井抗旱23眼,先后为受灾群众送水4580立方,先后参与了金华镇桑岭村和梅园村抽水站修复项目立项申报编制工作、沙溪镇25300米抗旱人畜饮水管道项目争取施工工程、组织群众疏挖沟渠27千米、参与春季30000亩泡核桃基地建设,为大灾之年夺丰收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