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稳步推进
来源:云南基层网络党建大理南涧彝族自治县 发布人:南涧彝族自治县 作者:张志东 发布时间:2011-11-10 08:03:29
近年来,南涧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小学布局调整为核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2000年至2010年,共撤并中小学校356所,改造危房学校102所,消除危房面积31905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73603平方米。目前,全县有中学15所,小学83所,教学点10个,幼儿园31所,乡镇成技校8所,村级成技校80所,县教师进修学校1所。现有教职工1949名,在校学生36665人。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成立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组,保证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顺利推进。县教育局在对全县15所中学、128所小学和教学点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电视、广播、村组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讲透政策,分析利弊,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切实把学校布局调整转化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群众的自觉行动。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与危房改造、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校安工程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障了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二、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适度集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不搞“一刀切”。采取分年级、分段或整校撤并的方式,条件成熟的优先撤并,条件暂不成熟的待条件成熟后再撤并,使生源逐步向完小、中心完小、乡镇或县城学校集中。一是在充分办好现有公办幼儿园的同时,利用撤并后的中小学闲置校舍,大力发展山区幼儿教育,进一步提升学前儿童入园率及办学效益;二是分步撤并村级小学和教学点,集中力量办好乡镇中心完小,2009年撤并小学58所,2010年撤并教学点27个,计划到“十二五”期间全县保留小学85所,其中完小53所,村小32所,2020年后逐步撤并32所村小,保留53所完小。三是撤并规模较小的初级中学,做大做强区域性初中,计划将现有的12所初级中学撤并1所,保留11所。实现高中办在县城,初中办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办学目标。
三、强化措施,破解难题。及时分析研究并切实解决好学生因学校布局调整而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一是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充分整合寄宿生生活补助、贫困生救助等助学资金,扩大学生受助范围,尽可能缓解家长的经济压力;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真正实现让学生“留得住”的目标。二是努力降低集中办学后的学生就学成本,督导全县中小学认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建好蔬菜基地,加强后勤管理,既让学生“吃得好”,又减轻学生生活负担。三是结合减负要求,组织开展“打歌跳菜进校园”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实现让学生“玩得好”的目标。四是关注、关心被撤并地区的学生,改善卫生、医疗条件,继续推广“德育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四、完善政策,稳步推进。针对布局调整后的学校资产,南涧县制定政策,统筹安排,实现全县教育资源的按需流动、有效整合。对于图书、课桌凳、教学仪器等可动产,原则上归并到学生并入的学校使用,也可由中心学校调整到本乡镇的其他学校使用。撤并后的校舍,经鉴定属于危房的一律拆除,可安全使用的由各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用于举办学前教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作它用。
通过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全县教育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配置,“普九”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提高,办学效益日益显现,有力助推了南涧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