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杨善洲为镜子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 李 雄 发布时间:2014-09-17 10:35:29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初,我来到保山施甸,来到杨善洲同志生前工作过的大亮山林场,重温入党誓词,缅怀杨善洲同志感人事迹,深受教育和启发。在保山工作期间,我对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比较了解,被他的坚强党性、执着追求、奉献精神、为民情怀深深打动,他“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的光辉一生和感人事迹,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情操,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大力弘扬、模范践行。
一、革命理想高于天,必须对党绝对忠诚
理想信念动摇是党员干部最大的隐患。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为政,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通过学习了解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不难看出,他工作60年似乎没有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反而是一件件“小事”成就了他的伟大。作为地委书记,也是“厅官”,他的官不小,但操劳了一辈子,都是为别人忙碌,生前没有搞任何特殊待遇,身后留下的家也再普通不过。他之所以能够“坚守一辈子”,体现了一个“真”字:对理想信念,他是真信,从而终其一生,用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动摇,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为实现民族复兴宏伟目标贡献力量。要加强理论武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切实解决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问题。
二、宗旨观念不能忘,必须真心为民办事
脱离群众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的危险。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一辈子全心全意帮助群众、服务群众,把群众当亲人,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距离,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可以说,对人民群众,他是真情、真心、真干,因而能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毫无怨言,从不嫌弃,一辈子从未改变和动摇,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生动阐释了如何“为民”、如何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感恩的态度对待群众、对待工作。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有一件小事使人印象深刻:滇西抗战期间,他年仅16岁,被派去参加担架队,和他一起抬担架的那位农民十分照顾他,上坡让他在前,下坡让他在后,为的是让年少的他不太吃力,而自己却走得挥汗如雨,磨烂的草鞋露出脚趾,在山路上留下点点血迹。这件事在杨善洲同志心里装了一辈子,他一辈子为群众谋幸福的动力就源于此。“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品德。杨善洲同志之所以能够“坚守一辈子”,就是他始终感恩群众、敬畏群众,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了一辈子、实践了一辈子,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与追求。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更应当主动“接地气”,传递“正能量”,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让群众来参与、让群众来评判、让群众唱主角;主动关心群众疾苦、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保民生、促发展、得实惠的好政策落到实处。
三、推动发展不懈怠,必须求真务实干事
发展不优不快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增光添彩。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一个地区发展的快慢取决于落实的成效,工作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落实的差距。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尤其是作为大理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干部发展重任在肩,不容许有丝毫的停顿和懈怠。可以说,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形象代言人,其行为和作风好不好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且还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跨越发展、全面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我们要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转化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确保改革发展稳定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改革意识,坚定发展信心,以更大的勇气、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发展,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动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增进群众福祉,创新社会治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把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围绕深化改革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狠抓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党政领导干部要放下“身段”,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变“管理”为“服务”、变“群众动嘴”为“干部跑腿”,形成谋发展、促跨越、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四、两袖清风不谋私,必须廉洁自律处事
公生明,廉生威。廉洁自律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守住的底线。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要像他那样做人,一辈子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作风问题不是小事,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廉洁从政,增强群众观念,与群众亲如一家、打成一片、情同鱼水,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为标杆,比一比自己、量一量自身,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到底差距在哪里、缺失了什么,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和锻炼,保持坚强党性。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学习杨善洲同志,不是让自己感动一阵子,而是要像他那样,做人做事始终坚持原则,始终保持本色,始终牢记宗旨,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像他那样坚守一辈子。新的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新变化,掌握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用好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心理引导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群众说服教育工作,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注意在内容上贴近社会生活,贴近群众实际需要。要求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群众作出表率,赢得群众信任,以榜样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不仅要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还要关心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关心群众的心理,关心群众的内心感受,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公正严明、大公无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坚决杜绝“庸懒散慢玩浮”等不良风气,树立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杨善洲感动了一个时代。杨善洲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留下了一面镜子,让我们多照照自己,如何为政、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向先进模范人物看齐,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立足岗位,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国梦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