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引领聚民心 合作社助农帮民富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州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4-08-13 08:45:11
——周官村党总支带领群众致富工作经验
周官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1个,有党员171名。在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村党总支扎实推进“支部+合作社”的产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走出了一条党总支引领专业合作社服务群众的强村富民之路。
组织引路壮产业。面对全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群众收入偏低的现状,村党总支通过调研分析,决定把发展黑腰枣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起初,群众对种植黑腰枣心存顾虑,总是抱着怀疑观望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总支决定成立周官黑腰枣专业合作社,并在合作社组建了党支部,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户联系起来、凝聚起来,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农户种植信心。同时党支部始终把服务合作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牢,充分发挥“一头联系市场技术、一头连接群众”的优势,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帮助合作社解决产业发展难题。通过推行“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黑腰枣产业当年实现开门红,亩产值达12000元,农户从怀疑观望变为竞相种植,合作社社员从5户增加到60户,黑腰枣种植面积也从原来单一的只在庭院种植增加到3238亩。
党员带动强保障。注重发挥党员在合作社中的骨干力量作用,把有本领、懂管理、善经营的党员能人推选到合作社主要岗位。通过社员选举,党总支书记兼任合作社法人代表、理事长。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引领农户创市场,提供技术指导、信息资源等服务。每名党员挂钩20户农户,使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职责和任务更加明确。坚持自行培养技术、管理人才的做法,通过帮助扶持,培养储备了一大批农村优秀人才,起到了“建一个合作社、培养一批干部、致富一批群众”的作用,“产业服务链”成了名副其实的“党员带富链”。近年来,有6名技术、管理能手被培养成党员、村干部。2013年,周官村黑腰枣实现销售收入24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80元。
合作社服务助民富。党支部支持合作社对种植和营销进行“两统一”管理,在种植过程中统一提供技术服务,在营销过程中统一使用包装。合作社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组织农户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的种植管理经验,邀请农科人员现场指导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提高黑腰枣科学化种植水平;向有资金困难的社员提供物资帮扶;组织文化程度较高的社员开展市场调研,收集信息、改进包装、拓展销售渠道,打响了品牌,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周官村黑腰枣市场已发展成为滇西地区最大的集散地。黑腰枣远销到昆明、四川、贵州、广东、浙江、北京等地以及东南亚国家,已成为周官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万元产业。村组干部及各位党员中心户长也在产业的培育发展中成长为产业发展引路员、科技推广示范员、市场营销带头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