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翠萍 把群众满意作为组织工作的价值取向
来源:云南基层党建网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4 12:35:04
把群众满意作为组织工作的价值取向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组织部长 叶翠萍
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党建和组织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组织工作全局,以“三服务”、“两满意”为重要尺度检验组织工作成效,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体现群众意愿,反映群众诉求,实现群众利益,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切实提高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满意度。近年来,我们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研究制定了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认真执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实施党政领导干部考察人选报告个人有关情况制度,首次推行干部任前实绩公示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公开选拔处级、科级干部。探索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公开提名、责任提名制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广大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满意度不断提高。二是围绕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切实提高党员群众对基层党建的满意度。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实施,落实“解五难”惠民工程,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大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一体化建设,财政投入每村20万元,财政配套经费在全省名列前列,目前已投入资金5890万元,实施的304个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实现了1078个行政村全覆盖;建成电信模式的终端站点911个,名列全省第二,其余354个终端站点已依托中小学卫星模式覆盖。认真组织开展“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抗旱救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州委集中表彰了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100名优秀共产党员。按照“一定三有”的要求,对村干部补贴在全省基础上再提高100元,对194名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由州财政每月补助300元,宣传全州60位有60年以上党龄的基层老党员事迹,编辑出版发行建国前老党员《誓言无声》图书,配合完成电影《村官普发兴》拍摄工作,建立了党内激励关爱机制,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广大党员群众对基层党建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三是树立组工干部新形象,切实提高党员群众对组织部门的满意度。加强组工干部理论学习,开展岗位练兵,选派组工干部参加实践锻炼,提高能力。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广大组工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对帮扶,广泛谈心,了解干部。严格遵守“十严禁”纪律要求,全面推行“八项承诺”、首问责任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对全州组工干部提出树立“六种意识”(学习、大局、服务、责任、团队、廉洁意识)和“节奏要快、工作要实、标准要高、差错要无、状态要好、待人要诚”的“六要要求”,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广大党员群众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我州组织工作满意度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始终把“三服务”、“两满意”作为组织工作的价值取向、重要目标、紧迫任务、最大追求,围绕中组部提出“三个看齐”的目标,不断提高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一、“民心得失是标准”,必须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组织工作的价值取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群众满意就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民心就是党执政最牢靠的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拓展基层党组织实现、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利益的途径和方式,完善“一定三有”、“三有一化”、“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制度,抓好“三项工程”,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三联系”制度,推进网络化管理,丰富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手段,实现党在基层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和深入学习普发兴活动,健全党的组织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经常性动力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中心任务、立足本职,创先进、争优秀、干实事,积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二、“群众公认是关键”,心须始终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目标。选人用人是组织工作的重要职能,也是党员群众关注的焦点。看党员群众对组织工作是否满意,最重要的是看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否满意。要把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组织工作让人民满意的工作重点加以推进。一是认真抓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市、乡镇交流任职,晋升副县处级领导职务资格基本知识考试四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二是以继续治理“拉票”行为、开展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专项治理为重点,扎实开展四项监督制度集中学习活动,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三是抓好县乡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群众公信度调查,对照调查结果,深入分析研究影响满意度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改进工作薄弱环节,形成创先争优、鞭策后进的机制。
三、“民主公开是根本”,必须始终把推进党务公开、加强舆论宣传作为组织工作的紧迫任务。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宣传,推进党务公开,就是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多地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组织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组织工作的满意度。一是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认真总结过去、展示现在、思考未来,展现新时期组织工作新形象。二是突出“群众希望了解的”和“需要群众了解的”这个重点,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在不涉及保密的前提下,能公开的要及时向社会发布,提高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的方针,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形成有利于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舆论氛围。
四、“良好形象是保证”,必须始终把建设“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作为自身建设的最大追求。组织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让人民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工作质量、水平和形象。要扎实开展组织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向王彦生、普发兴、尹中强、杜洪英学习活动,落实到找差距、看行动、见实效上。着眼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进一步提升能力素质。按照“组工干部必须做党性最强的干部”的要求,开展“进组织部为了什么、到组织部干了什么、在组织部和人家比什么”大讨论,使组工干部做到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党性坚强、政治过硬、忠诚可靠。广泛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了解基层、掌握实情、改进作风、促进工作。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为载体,建设学习队伍、正气机关、创新集体、服务部门、和谐团队,全力打造一流的组工团队。严格执行“十严禁”纪律要求,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把组织部门和组织工干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的“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
(作者系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