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四访”建好平台:推进党务政务综合服务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州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4-08-13 08:41:46
——乔甸镇党委推进为民综合服务工作经验
为不断创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渠道、服务阵地,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乔甸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进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以下简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结合乔甸镇“四访”工作机制切实开展为民服务工作。
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乔甸镇将平台项目建设工作纳入镇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明确此项工作由镇为民服务中心具体负责,镇党政办、民政、计生等站所协同配合,紧扣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以镇为民服务中心为依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了“县、镇、村、组”四级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电脑、电视、智能手机“三屏互动”实现便民服务,在镇机关及6个村委会、77个村民小组实现全覆盖,惠及群众2.3万余人,切实把为民服务搬到了群众身边,为群众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服务。
一是精心组织,实现服务多元化。建设涵盖“党建资讯、党员教育、党务管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五大功能应用的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和多元化便民服务。
二是搭建平台,实现服务网络化。镇机关及6个村委会分别配置了电视、电脑、打印机、评价器等设备,满足了平台建设的需要。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组织+党员+群众”、“电视+电脑+手机”的模式,整合基层党建信息化和网上民生服务资源,逐步构建起新闻、党务、政务多功能集成化、网络化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整合资源,实现服务集约化。整合了党务、政务服务资源,搭建了为民服务的快捷通道。设立党务服务岗,提供党务办公、党组织关系转接、流动党员管理及党员教育课件学习、党建资讯等服务;设立计生服务岗,提供生育证、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办理及“奖优免补”资格认定等服务;设立民政服务岗,提供医疗救助审批、临时救助审批和低保审批等服务;设立了为民服务岗,负责其他为民服务事项的接待和办理。
四是建章立制,实现服务规范化。围绕“五大体系”创建内容,建立健全了党务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使用及党员管理、党内创先争优和党建创新工作扶持激励、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和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党内关怀等机制,激发了党员的活力,党员干部服务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五是建强队伍,实现服务高效化。采取集中培训、互帮互学、现场演练的方式进行指导教学,强化服务队伍素质和能力培训,达到镇级机关业务员和大学生村官熟练掌握、村“三委”干部中至少一人熟练使用,其他人员能够浏览内容,确保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乔甸镇为民服务情况
在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群众的同时,乔甸镇还实行“现场接访、一线下访、入户回访和经常走访”的“四访”工作机制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一是现场接访。坚持每周一至周五坐岗服务,每逢周四(杨保街天)中午上班提前1小时,实行镇“四班子”领导轮流坐班接访制,6个岗位集体现场服务。对群众来信来访和各类咨询,能当场办理答复的当场办理答复,不能当场办结的,向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报告,及时协调归口部门给予解决办理,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广泛赞誉,方便群众得民心。
二是一线下访。镇“四班子”领导实行年度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挂钩制,定期深入挂钩联系村组访贫问苦、检查指导。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会、走村入户的形式与村组干部群众一起分析、研究问题,为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明晰发展目标任务。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实实在在在办、扎扎实实在抓、切切实实在落实,转变作风聚民心。
三是入户回访。按照“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大力开展群众问题入户回访活动。对办理结果、群众难题等进行跟踪入户回访,切实做到群众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解决问题稳民心。
四是经常走访。全镇77个村民小组都分别下派了村务指导员,村务指导员每月定期不定期深入村组2次以上,并严格按照工作月汇报和记民情日记制度,客观反映村情民意,汇总整理后及时上报到为民服务中心并公示于大厅,同时列为乔甸镇人民群众评议干部工作中的督办事项,为全镇决策提供了及时、详实的基础资料,推动发展赢民心。
乔甸镇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以治理干部走读为载体,实行镇“四班子”领导周一至周四在镇住宿的规定,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四访”工作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的主动性;同时积极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在服务中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创新了务实管用的服务载体,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全民共同参与的党务政务服务格局,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方面形成强大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