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重在抓落实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杨洲 王正明 发布时间:2013-07-24 15:42:59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品格。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顺应群众的期盼,更是党员干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照镜子”即对照学习党章,找出自身缺点和不足,树好形象;“正衣冠”就是要纠正自身错误,成为合格的党员干部:“洗洗澡”就是要出出汗,驱除身上的“污垢”,接受大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治治病”则是处理一些不合格党员,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转变作风,就是说我们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转变作风,重在转变上狠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真抓实干。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为民办好事实事。转变作风抓落实,重在落实上狠下功夫,集中精力抓落实,一门心思抓落实,努力在不断改进作风中推进地区部门发展的新跨越。转变作风的落脚点在于狠抓落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任何工作,只有真正抓落实了,才能见成效。因此,转变作风抓落实,必须从我做起。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做开拓创新的表率;大力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做心系群众、真抓实干的表率;大力加强领导作风建设,做顾全大局、发扬民主的表率;大力加强生活作风建设,做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的表率。转变作风抓落实,必须从小事做起。心系群众,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际成效。从一件件事关群众利益的具体事情做起抓起,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事情抓起,切实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中转变作风、树立形象。防微杜渐,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做事,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要持之以恒,坚持人前和人后一个样,说的和做的一个样,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一个样,工作日和休息日一个样,今天、明天和后天一个样。转变作风抓落实要从不落实上抓起。有的地方和领导,把工作只停留在会议的布置传达上,事后没有沉下去抓落实,不愿抓落实、不想抓落实、不会抓落实。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可责任状放在了抽屉内或夹子内,目标任务是明确了,可制度、措施、人员、完成的时限、标准没有到位,这既是干部“工作不实”的问题,又是“落实不力”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心,抓不落实的问题,既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又是一个抓落实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地转变了作风,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才能保证各项目标、任务、措施的落实。同时,努力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干事业,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