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基石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孙丽娟 发布时间:2014-04-29 10:38:33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而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选干部、建队伍、聚人才、打基础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职责。因此,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基石。只有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才能使组织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作为,真正做到让党委放心、让人民满意。
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好干部”标准。组织部门作为干部的主管部门,为党和人民事业选拔干部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群众公认、群众满意是干部选任和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是组织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坚持“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群众认可”的用人导向,在选用干部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注重”:注重以德为首实绩为重,把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中至关重要的取舍标准,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注重从重大事件中选用干部,重用在重大事件前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妥善处置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和重要工作中选用干部;注重选用优秀的“三类”干部,要大胆将有发展潜质的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充实到基层一线或县直单位领导班子,优化干部结构。二是要规范干部选用的操作程序。在信息化的大形势大背景下,组织工作要实现群众满意的目标,还要进一步规范干部选用的程序,严把“五个关口”:严把“用人标准关”,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严把“程序关”,把好动议、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征求意见、任前公示等环节;严把“民意关”,看重干部职工和群众对推荐干部的评价;严把“廉政检查关”,特别重视被考察干部遵守财经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严把“集体讨论关”,完善规范相关程序。进一步落实“阳光操作”、“透明运行”等举措,使组织工作变封闭神秘为开放开明,拉近组织部门与群众之间距离,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三是要创新干部选用的方式方法。坚持扩大民主、群众路线,把公开选拔、公开推荐、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渠道,并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资源,大力宣传组织部门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组织工作政策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给群众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使组织工作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根基在基层,力量在群众。中国共产党是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这些党员来自千千万万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不同角落的基层党组织。而党组织是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主体,特别是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它是使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部署更好地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具有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主要途径。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党象我们共产党这样组建,基层党组织也没有我们这样多和有我们这样的覆盖面广。因此,组织部门作为抓党的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和工作覆盖,在联系实际、深入群众、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引领发展、构建和谐、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素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凝心聚力。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党员队伍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作为建队伍、聚人才的组织部门,一是要推动党员队伍建设融入群众。要积极发展思想积极上进、工作刻苦努力、作风公道正派、群众口碑好的群众入党。要重视群众的反映,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对群众反映好的人才,特别是及时对退伍军人、打工返乡群众、大学毕业生等进行了解,争取早日纳入党员队伍。二是要推广典型示范融入群众。在农村,要充分挖掘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通过扩大党员中心户范围、发挥党员创业示范基地辐射效应,教育引导农村骨干党员带领群众创业;在机关社区,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创建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看得见、摸得着的感人事迹教育党员和群众,让优秀党员的人格魅力深入人心,激发全体党员队伍的工作热情,赢取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要推行互帮机制融入群众。深入群众开展“1+X”结对帮扶活动,力促党员干部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进一步转变党员队伍作风,形成党群干部互帮互助的良好党风、政风和民风。
四、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作为主管人才的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创优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这就需要广大组工干部走进人才、贴近人才、融入人才,在发现、尊重、培养和使用人才上创新求实见效。要认真聆听人才呼声,把握人才思想动态,关注人才所愿所求,让广大优秀人才始终感受到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使他们永葆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实现洱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制度体系建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与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要建立健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定期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党员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党员参加便民利民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等各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作者系中共洱源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