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剑川县 发布人:剑川县 作者:羊岑乡 陈洁梅 发布时间:2013-05-27 14:10:19
在新时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信息化、社会化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成为了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2010年至今,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组织干事岗位上以不同方式服务并见证了我县的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开展,也在实际工作中对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一、剑川县羊岑乡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剑川县羊岑乡位于剑川县中北部,老君山南麓的中低山区。全乡共辖杨家、金坪、石登、兴文、中羊、新松、六联7个村民委员会,37个村民小组,是一个有白、汉、彝、傈僳族等多民族贫困乡。全乡共有515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41名,占党员总数的7.96%,女党员150名,占党员总数的29.13%,少数民族党员501名,占党员总数的97.28%,35岁以下年轻党员164名,占党员总数的31.8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85名,占党员总数的16.5%。在这样一个边远多民族的地区,要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带动性,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党员教育工作显得迫切而重要。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羊岑乡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通过立足全面覆盖扎实“建”,立足正常运转全面“管”,立足基层实际灵活“学”,立足发挥效益充分“用”,认真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组织工作落实年等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党员干部定期学习、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不断强化党员目标责任管理。充分利用媒体、网络、远程教育、党建网等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从根本上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全乡党员教育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为推动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前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剑川县羊岑乡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过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总体上看,已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学习场所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各部门对党(总)支部学习活动场地的建设十分重视,目前,全乡12个党(总)支部中,7个村级党组织实现了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站点的全覆盖。然而,由于党员教育教学资源过分集中在行政村一级,党小组一级受发展滞后、居住分散、道路交通不便等基本乡情的制约,党小组党员自主学习培训工作中,无场所、无师资、无设备、无资金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学习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羊岑乡515名党员中,35岁以下年轻党员仅有164名,只占党员总数的31.84%,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仅有85名,只占党员总数的16.5%。多民族、欠发达的基本乡情和低学历、老龄化的党员现状决定了全乡的党员培训工作必须立足实际、有所创新,实现教育需求多样性和统一性、教育方式大众化与个性化的统一。一是多民族语言教学教材创新的迫切性。羊岑乡有白、汉、彝、傈僳族等多个世居民族,由于党员年龄、职业、学历的差异,使得党员在学习上呈现出需求不同、受众不同、不同的特点,加之远程终端站点交互性不强、民族语言类资源不足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教工作的开展。二是远教终端站点维护管理机制创新的迫切性。全乡党员低学历、老龄化严重,由于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的制约,多数支部委员对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有畏惧心理,远教系统的管理使用过分依赖于大学生村官和下派新农村指导员。由于此类群体流动较快,远程终端站点的操作出现断层。三是纳新党员多元化教育途径创新的紧迫性。团员推优入党是基层党组织纳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实际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培训教育多局限于党员群体,对青年团员群体的培训力度不足。
(三)学习机制需要进一步转变。一是转变单一的教育方式。目前党员的学习教育,主要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和播放学习光盘、发放电子版和纸质学习材料等形式开展,方式方法单一,不具有新颖性和生动性,缺乏吸引力。二是转变政令性质的教育方式。目前,许多支部的学习还停留在上传下达的阶段,教育内容落实乏力、操作性差。三是转变过于陈旧的教育方式。目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跨越发展所带来信息量的膨胀,使得在学习方式上的创新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过于依赖远程终端和以会代训的学习培训方式,势必会受到学员的抵触,因此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新形势下改善党员教育工作的对策
如何改善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予以改善和提升:
(一)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关键是集体经济要有实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级森林、土地、矿产等资源优势,不断开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认真落实优惠政策,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通过项目指引、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等具体措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解决“四无”问题。
(二)丰富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内容。在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上,结合羊岑乡党员低学历、老龄化、多民族的特点,做到把握重点,按需施教,有的放矢,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方面吸纳各方面知识,利用与云南农业大学“县校合作”的有利资源,除了从党员学习教育角度安排学习内容之外,结合市情,本着全面提高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技能,尽量多地安排一些掌握科技、发展产业类讲座。同时,重视在优秀青年、优秀妇女、高知识群体和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年龄、文化结构。
(三)探索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新方法。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党员教育可通过党建网站、远程教育、声像资料等手段,采取互教互学、场景模拟等现代化,信息化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认真抓好新设备操作的相关培训,包括党员群众对远程教育站点的点播培训,通过个体需求进行课件点播和网上市场信息查询,大大提高学习针对性和质量。
综上所述,新时期加强党员教育工作需多方着力,只有拓宽思路、深入调研,整合资源,全面及时了解党员的学习诉求和知识欠缺,利用有效的载体手段,从理念方法和文化知识等多个角度出发,坚持发展的思路分析问题和开展工作,才能提升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