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饵块,过年啦!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李灿梅 发布时间:2014-01-31 09:17:14
春节前夕,大理白族群众在准备年货时,一定少不了饵块。城里人一般都去超市或者市场购买,在广大农村人们还是延续以前的方法,自己亲手制作饵块。1月21日,记者来到剑川县金华镇北门外街赵顺祥的饵块加工作坊,目睹了饵块的制作过程,感受着白族人家的幸福生活。
“快点,这一笼又蒸好了,可以打了。”尽管已是下午4时,赵顺祥的作坊里仍旧忙得热火朝天。不少人正忙着加工饵块,有的正在搓洗已经浸泡好的大米,有的在晾晒热气腾腾的饵块,作坊里欢声笑语,一派浓郁的年节气息。
“腊月初以来的这段时间,是村民加工饵块最集中的时段,每天都要加工近2000斤大米,这样的忙碌大概还要持续7、8天。”赵顺祥告诉记者,制作饵块的原料是大米,还可以用玉米、燕麦、高粱等粗粮。需选取品质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原料,先将泡过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以前是放进碓窝里舂,待熟米舂打成面状,现在是用机器碾压后再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后做成砖状,这就是饵块了。也有用木模压制成饼状的,木模上有喜字、寿字、福字和鱼、喜鹊等之类的图案,压制出的饵块也就有各种花样了。
“每年过年,我们剑川白族老百姓都要做饵块,就像北方人吃水饺,南方人吃汤圆。饵块食用时一般分为块、丝、片三种。制作方法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不相同。”金华镇永榜村村民杨梅英一边将晾好的椭圆形饵块装进箩筐,一边乐呵呵地和记者攀谈起来,“加工饵块用的大米都是自家田里种出来的,无论是烤、煮、炒都很香。去年加工了30多斤饵块,今年因为在外打工的儿子要回老家过年,特意打了80斤。”
“饵块饵块,就是快快乐乐!”背着满满的快乐,杨梅英和几个同伴回家了。
“打饵块,过年啦!”春节前夕,大理白族群众备年货时,一定少不了饵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