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中药材 商客自然来 ——弥渡县流转林地发展“九顶药谷”侧记
来源: 作者:张红梅 向晓英 发布时间:2015-10-28 08:50:17
以前一说到弥渡县红岩镇的九顶山,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储量丰富的铜钼矿床,而如今它又多了一张新的名片——“九顶药谷”。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示范种植带动,该区域的重楼、续断、前胡、桔梗等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已达6000多亩,形成了以滇重楼为主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九顶药谷”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
林地流转 孕育出规模化种植
“最初种植重楼的面积也就几分地,通过林地流转,目前重楼的种植面积有500多亩,其他中药材也有300亩左右。”谈起中药材种植,九顶山上中药材种植大户、弥渡县云海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年友云认为,是林地流转为他从事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在年友云的示范带动下,九顶山附近的村民也开始在核桃地和林地上种植滇重楼等中药材,种植面积从几分地到几亩。“在3年前,我承包了块林地,先后投入了20多万元,种了2亩左右的重楼,今年单采籽收入就可能有3万元左右。”正在地里采摘重楼籽的红岩镇吉祥村委会柳树村村民李国宝乐呵呵地说。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近年来,弥渡县红岩镇紧紧围绕“以地理气候奠基础,以科研开发做支撑,以示范带动为抓手,以特色产品增效应,以土地流转搭平台”的发展思路,把引种实验、科技推广、规模流转贯穿于种植业的各个领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产业强、后劲足。截至今年9月,该镇注册登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4户,累计流转土地达10000余亩。其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社员达405人,其中有109户农户加入了弥渡县红岩镇中药材产销协会。
“当前,全镇发展的重楼、续断等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6000多亩,年产值过亿元。可以说,中草药产业已经成为我镇特色产业的一个典型。”红岩镇党委书记张家云介绍说。
得天独厚 势必成为新“药谷”
“这里气候阴冷、土质松软、自然遮阴,地表伴有枯枝落叶覆盖,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有着多年收购药材和种植药材经验的年友云可以说是独具慧眼,早在2002年,他就开始在九顶山流转了山地、林地200多亩,也成了九顶山中药材种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9年,年友云又继续加大对滇重楼人工种植、优质滇重楼品种比对筛选、栽培管理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到今年已规范化种植滇重楼500多亩。仅滇重楼种植一项,他今年的毛收入可达900多万元,所种植的药材价值过亿。他的基地也拥有了多块牌子: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中药材种植科普示范基地、省科技厅滇重楼良种繁育基地、省农业综合开发滇重楼林下种植示范基地、云南白药集团滇重楼种植基地以及云南农业大学科研教学基地。
虽然进山的路还都是毛路,但年友云相信,九顶山上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环境将会吸引更多人的到来。他告诉记者:“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正值滇重楼采籽季节,每天慕名而来的人都有好几拨,有各州市的,也有来自四川、成都、北京的。”
或许,这就是“药谷”的魅力所在,药材种好了,商客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