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老君山镇扶贫开发整镇推进侧记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剑川县 发布人:剑川县 作者:老君山镇 李续葵 发布时间:2015-05-21 16:16:14
大理州剑川县老君山镇坐落在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片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三州四县结合。境内老君山海拔4247.2米,被誉为“众滇山之祖”。2014年,该镇被列为云南省60个、大理州5个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镇之一。近一年左右的时间,该镇围绕目标、坚定信心、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掀起了新一轮扶贫开发高潮,扶贫之花在老君山激情绽放。
前世不修,生在兰州
老君山既是一座山,也是一个镇。
作为一座山,她拥有无与伦比的景色:牧场歌甜、鸟啼竹林、夕照古木、龙潭映峰、杜鹃花海、密林寻幽、燕窝洞奇、飞练垂空、老君晴望、丹灶遗踪。
作为一个镇,她历经沧桑:解放前,这里被大山阻隔,贫穷落后,人们过着牛马不如的极端贫穷的生活,“前世不修,生在兰州”是自己的哀叹,“可赕”(白族话:山里的坝子)是外人的贬称。“穿麻布衣,吃稗子米,贫穷到不穿裤子。”人们曾经这样形容她。进入新世纪,老君山镇依然集高寒、贫困、边远、民族为一体,2014年,全镇仍有3个村被列为全省贫困行政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人口1320户5110人,占总人口的近30%。
翻开老君山镇的历史,人们不禁感叹:这里是五·二起义的中心,1949年5月2日,在中共通兰特委的领导下,上兰武装暴动成功;这里是全县农业科技示范的样板,上世纪80年代,上兰率先在全县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受到州委表彰;这里是林果之乡,上世纪60年代,一部名为《上兰苹果富千家》的专题片在省州电视台播放,上兰苹果声名远扬;这里是畜牧之乡,八十年代初期,上兰拥有母马达1000多匹,年产骡驹600多匹,被州政府命名为马匹之乡;这里是大理州首批工业园区,2000年,入驻老君山镇的工业企业达27家,“人流物流信息流,灯红酒绿不夜天”,红极一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说到底,就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老君山镇的危机意识、发展意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加快发展、推进跨越摆在了新一代老君山人的面前。
真情动天地,豪气满乾坤
“说一丈不如干一尺”。今天的老君山人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寻求突破、改写历史。
2013年至2014年,老君山镇党委政府利用各种机会,向州县领导汇报并积极争取整乡推进项目;同时,老君山镇加快各项建设步伐,为争取支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仅2013年下半年,就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五·二文化广场、完成了剑兰公路过境线改造和剑兰公路连接线基础工程,在各级领导到老君山镇检查指导过程,对党员干部身体不倒、精神不倒、意志不倒的“三不倒”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老君山人的精气神感动了上苍,2014年年底,省扶贫办正式批复老君山镇的整乡推进项目,一幅“一轴两区三带四化五新”的发展蓝图悄然在君山大地铺张开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截止2015年4月1日,老君山镇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总到位资金13262.50万元,到位率55.2%。眼下,各个项目正紧张有序顺利推进,扶贫之花在老君山绚烂绽放。
基础建设硕果累累:初步建成了兰州景观大道、白石江河滨带、兰天文化公园的“一路一带一园”,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四个全覆盖:通村硬化全覆盖、村村点亮全覆盖、支部活动阵地全覆盖、安全饮水全覆盖。
产业发展遍地开花:新生村种植灯盏花500亩,杉树村种植魔芋120亩,新和村种植山嵛菜100亩、甜脆豌豆120亩,彝族自然村种植瑪咖1100亩,启文村引进企业种植马铃薯500亩;润丰农场种植秦艽750亩,高和专业合作社养蜂1160箱;全镇流转土地3700多亩,24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轮番登场。投入200万元,全面提升乌骨羊、红骨羊为主导的特色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形成坝区粮烟带、山下经果带、山上药材带的“三带共推”的君山产业发展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初具雏形:今年以来,启文村硬化村内道路 6500米,架设路灯112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和村建起清坪文化广场和干河水景公园;美水、官坪、启文、富民等村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19个党支部新建或改造了活动场所;新生、富乐、官坪等村建起了村级灯光球场,全镇成立了37支乡村文艺队。先后举办了全县规模的彝族火把节、老君山客栈开业、首届杜鹃花节;举办或承办了“金鼎锌业杯”、“汇鑫杯”蓝球比赛。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投入1784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扩建项目13件;投入216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医疗卫生技能培训项目;投入495万元,实施乡村文化活动室和活动场所项目8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600人次,乡土人才培训200人次;投入1676万元,新建安居房406户、实施房屋加固改造350户;投入1156万元,实施中低产林改造2000亩,实施太阳能热火器600套,开展村庄整治13件。
基层党建亮点多多:率先在大理州实现了支部活动场所全覆盖,率先在全县实行党代会年会试点;实施党建示范项目5个,组织召开州县会议5次;组建了由235名党员组成的15支党员先锋服务队;5个村试行“合作股份”,壮大集体经济;建基村成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党支部、大理州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剑川县廉政文化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