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24 11:23:04
加快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大理跨越发展,要与大理的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农业稳州”的发展战略。农业稳州的核心是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使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就没有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是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就没有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的提高,粮食及其它农产品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就失去了坚实基础;农民收入是农村市场扩大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就没有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市场就难以扩大,就会进一步影响内需的扩大;农民收入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社会就难以和谐稳定,整个社会就难以和谐稳定;农民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州农民增收呈现出连续较快的好势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2677元增长到2011年的4733元,平均每年增长近17%。但总体来看,我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面临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提高等新的挑战因素,进一步增收的困难增多、难度加大。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可以采取的措施很多。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州,大理有大理的特殊优势。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大理的突破口在加快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近年来,州委、州人民政府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目标,提出了“打好‘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集中打造烤烟、核桃、乳业、蔬菜、茶叶、薯类、蚕桑、生物药业、特色水果、特色花卉等十大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思路,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建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初步打造了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初步培育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继续紧紧抓住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这个突破口,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在实际工作中,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做违背农民意愿的事情,确保农民得实惠;坚持创新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解决科技转化率低、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既要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创新成果入户到田,又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坚持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吸引“外援”打造我州农业产业链,舞起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坚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挖掘增收潜力,做优基地,加快推动基地向适宜区集中,提高产业发展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坚持打造品牌,不断提升我州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绿色、营养、安全、健康的整体形象;坚持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经营程度和水平。
“农业稳,天下安。”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更加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加快我州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彻底改变我州农业农村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彻底改变我州农业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彻底改变我州农民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彻底改变我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基本态势,让城乡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大理日报2012-12-21 A1版
(大理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