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 搞好“三清洁”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朱 蕾 发布时间:2014-09-02 08:48:10
8月27日,在大理市海东镇南村村委会,该村委会主任杨进成介绍说:“南村‘三清洁’活动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全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缺少垃圾箱、清运车、保洁员等问题。”听完介绍后,州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大理州委专职副主委杨增铭对记者说:“南村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偏远地区和山区的农村环境整治多么迫在眉睫。这就是我为什么提出关于进一步推进‘三清洁’活动建议的原因。”
作为州政协委员,杨增铭非常关注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多年来,他走访调研了巍山、宾川、永平、鹤庆等各县市的农村、城镇,发现农村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农村环卫工作缺乏垃圾池、垃圾转运站、垃圾清运工具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垃圾随地乱堆乱放现象严重,乡镇垃圾清运主体发挥不充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引发了他对推进“三清洁”活动的思考。
杨增铭说:“从长远发展来看,推进‘三清洁’活动,要着重在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垃圾清运综合体系这几个方面下大功夫。”
州文明办、州三清洁办认为杨增铭委员关注“三清洁”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将会进一步推进“三清洁”活动的深入开展。面对我州城乡垃圾日益增多、环境保护任务日益加重,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始终把开展“三清洁”工作作为加强洱海保护、推进美丽幸福新大理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干部群众文明素质的有效载体。全州各级各部门一是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高位推动、强势推进“三清洁”整治工作;二是健全完善“挂钩包村”的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深入挂钩村全面开展活动;三是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整治工作,使群众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四是加大对城乡环境卫生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围绕垃圾清扫、清运、处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常态化;五是强化对“三清洁”工作的督查力度,推动督查发现的问题按时整改。
州文明办、州三清洁办表示,“三清洁”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结合政协委员的建议,下一步将继续抓素质提升,让爱护环境成为生活习惯;抓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抓宣传发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抓经验推广,促进工作全面开展;抓工作创新,积极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难题;抓机制建设,为“三清洁”活动深入持久开展提供保障。
“三清洁”活动后,南村村委会“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垃圾处理模式已经完善为“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杨进成说:“以前,村民都是把垃圾扔在家门前或者巷道口,通过‘三清洁’活动的开展,大家已经养成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的习惯。村容村貌更整洁了,村民也增强了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杨增铭认为,州文明办、州三清洁办就推进“三清洁”活动进行了广泛调研,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到位的措施来抓好工作落实,整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广、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大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会迎来更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