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推进清洁乡村建设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鹤庆县 发布人:鹤庆县 作者:寸光彦 发布时间:2014-08-19 09:23:22
——鹤庆县辛屯镇“三清洁”活动纪实
自“三清洁”活动开展以来,辛屯镇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思路,探索出了“村为单位、农户集资、政府补贴、动态收集、承包清运、统一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在活动中,共开展各类清洁整治活动86场次,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参与义务清洁劳动1500多人次,发动群众参与清洁劳动2.5万人次,清理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225处,清运各种垃圾1000多吨,清洁水源15处,清洁河流7000多米,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副镇长具体抓。设立“三清洁”办公室,安排2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各村以党总支书记负总责,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具体抓落实,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镇党委会研究制定《辛屯镇“三清洁”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范围、具体流程、工作职责、保障措施,由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并要求把“三清洁”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抓党建促环保”的工作要求,采取总支书记抓分支部书记,分支部书记抓中心户长,中心户长抓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的“三抓一联系”工作制度,实行村内户外环境卫生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监督到户,充分发挥村党总支和广大党员在“三清洁”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开展好“三清洁”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试点先行。为了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切实建设清洁乡村,在2012年2月份,辛屯镇党委、镇政府把南河、双龙两个村列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试点村,在南河村探索由财政补助建设公共垃圾池,实现群众垃圾集中投放,由村民“一事一议”集资、村委会承包清运垃圾的模式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在双龙村探索村民“一事一议”集资、不建垃圾池、村委会公开承包垃圾动态收集、清运的模式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经过一年的试点后,2013年2月,在全镇坝区11个村推广实施双龙村运作模式,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并把此运作模式运用到“三清洁”活动中,取得了实效。
广泛宣传。为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到“三清洁”活动中,辛屯镇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全镇10426户发放《致全镇村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向全镇4280名中小学生发放《致全镇学生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在各村出黑板报、宣传栏和书写宣传标语;组织镇村干部到大理市喜洲镇考察学习农村垃圾处理经验;通过召开村干部会、村“两委”成员会、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等会议,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三清洁”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大力营造人人讲究卫生、人人爱护环境、爱我家园的良好氛围。
集中整治。在今年年初,辛屯镇用一个月时间,由镇政府下派工作组到村指导、发动群众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一是开展“清洁家园”综合整治行动,重点开展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行动,清扫各村沟边路边、房前屋后、空旷地点上的垃圾堆;清除村间道路、门口墙脚堆积的土堆、石堆、杂物堆等;发动群众自行清洁房屋内外卫生。二是开展“清洁水源”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清理了境内大龙潭、小龙潭、美龙潭、寒龙潭、仕庄龙潭和漾弓江水体生活垃圾、水面漂浮物等污染源。三是开展“清洁田园”综合整治行动,积极开展“田间地头顺手捡”活动,对农业生产垃圾进行清理,并在春耕生产前组织群众对所有沟道进行了清淤。集中整治结束,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开展村与村之间的互查活动,通过互查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比学赶超,提升整治效果。
形成常规。目前,全镇坝区11个村已把“三清洁”工作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思路,作为常规工作天天抓、长期抓。户分类,即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把纸板、书报等分拣出来,交废品变卖处理;把瓜果皮、草木腐殖质、灰土等可腐烂降解的垃圾分拣出来,运送到田间地头,就地堆肥;把剩余的塑料制品、金属器物等不能降解的有害物品,集中放置在家门口等待统一转运处理。组保洁,即在村民小组配备保洁员,主要负责村、组公共区域内的卫生清洁和农户卫生监管。保洁员队伍由村委会负责管理。村收集,即收集农户等待统一转运的垃圾,由村委会实行社会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施。承包方每天按时开着放起音乐的垃圾车到各村把各家各户的垃圾收集并清运到乡镇垃圾中转站,由村委会负责监管。承包方清运垃圾的费用由村民“一事一议”决定农户出资和村集体经济补助、企事业单位有偿服务、政府适当补贴的办法整合资金。镇清运,即在乡镇设立环卫站,投资建设垃圾中转站,把各村集中清运的垃圾进行压缩打包,再转运到县垃圾处理场。县处理,即由县政府建设垃圾处理场,集中统一处理各乡镇清运来的垃圾。
因地制宜。各乡镇、各村在开展“三清洁”活动中,只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如:在集资上,辛屯镇有8个村集资额为每户每年60元,有2个村集资额为每户每年70元,有1个村集资额为每人每年20元。南河、大登、双龙等村,在户集资的基础上对村内小卖铺、小超市每年加收40元,对当年每办理一台红白事的农户加收20元等。在配备保洁员上,南河村聘请了16名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当义务保洁员,对3个自然村的主干道进行义务保洁。年底,由村委会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在农户自行负责房前屋后卫生清扫上,双龙村采取由村民小组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即包卫生、包绿化、包清淤。在垃圾定点定时收集上,三合村采取每逢1、3、5日,到龙土河、西登自然村收集,每逢2、5、8日,到三贝河、丫口河自然村收集,每逢3、6、9日,到大夫屯自然村收集。在费用支付方式上,各村将集资额作公示后统一交存镇“村财镇管”帐户上,经村主任、村务监督委会员主任、镇长签字后,各村根据实际按月支付或者按季度支付。县财政按集资额的20%给予的奖补资金,由镇政府统一请拨,用于年底对各村考核奖补。
绿化家园。每年植树季节,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和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并按计划每年集中县补助的绿化经费10万元,打造2个“四旁”植树样板村,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携手共建“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