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绿民富核桃香
来源:2012-8-27大理日报A1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27 14:07:24
山绿民富核桃香
记者 杨艳玲 文/图
金秋时节,当我们的车进入漾濞的时候,放眼望去,无论是在公路两侧、房前屋后,还是在菜畦沟畔、山坡林间,满目皆是茂密的核桃林,枝头上的核桃青果正羞涩地探出头来打量着我们。同行的记者高兴地说:“我仿佛看到了满树的人民币,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沿着郁郁葱葱的滇缅公路前行一个小时,再经过无数回头弯、斜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把我们带到了太平乡箐口村委会箐口村民小组,见到了在核桃烘烤领域响当当的人物祁建荣。他发明的户用型无烟烤房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专利证书,目前,他发明并生产的户用型无烟烤房在全州推广,核桃等干果销往全国各地。
祁建荣告诉记者,2004年,因为要对家里20多亩核桃青果烘烤,他就萌生了改进烘烤方法的想法,于是进行了尝试,第一台无烟烤房效果不明显。第二年,他又进行改进。直到2007年,他的无烟烤房解决了停电、送风、烘烤时间长、操作复杂等困难,2009年,他的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户用型无烟烤房一次可以烘烤1吨核桃青果,一人即可操作,只要传统烘烤方法四分之一的时间,节约燃料59.1%以上,烘烤出的产品无烟、无污染,完全能够达到烘烤有机食品的条件,为漾濞核桃产业的提质增效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近年来,漾濞县着力做好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文章,把核桃产业发展纳入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层层签定责任状,严格奖惩,做到“换届不换目标、交班交思路、交班交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核桃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群众增收步伐、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以2012年种植核桃实现100万亩、人均种植100株为目标,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使其成为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产业得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漾濞核桃产业已成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擎天树”、福荫子孙后代的“长富树”,建设新农村的“生态树”,推进幸福漾濞建设的“基础树”、全面实现小康的“摇钱树”。
2012年,漾濞县新种植核桃5.7万亩,截至7月底,全县种植核桃面积达97.7万亩。全县核桃挂果面积增加为43.8万亩(其中初果树18.2万亩,盛果树25.6万亩),预计核桃产量可达3万吨左右,产值将达6个亿。漾濞核桃产业的壮大带动了核桃加工业的发展,全县核桃加工户达500余户,年加工核桃干果3万多吨。
据统计,核桃收入最高的乡镇是漾江镇,年产核桃达7000吨左右,产值上亿元;最高的村是平坡镇高发村,年产核桃10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漾江镇荨麻箐村,全村共有核桃45300株,人均55株,年产量达150吨,销售收入300万元,人均核桃收入3645元,全村核桃收入5至10万元之间的有26户,3至5万元之间的有54户。核桃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龙潭乡白竹村,全村共种植核桃8000亩,户均70亩,核桃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全村核桃收入5万元以上的有7户,3至5万元之间的有27户,2至3万元之间的有47户,核桃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改变了山区的面貌。
2012-8-27大理日报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