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庆茶业:转变灌溉方式 抗旱“免疫力”增强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黑毅鹤 施贵兴 白家伟 文/图 发布时间:2013-05-16 08:29:59
在张泽等基地工作人员的悉心灌溉下,茶园里的茶树长势喜人。
连年干旱,不仅对大春作物的种植造成了影响,也波及到了茶园的正常生产,近几年,许多茶园的春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然而,5月13日下午,当记者来到位于南涧县无量山镇灵宝山山麓的云南大理华庆茶业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时,这里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茶园一头,采茶工人正有条不紊地采摘着茶叶;茶园的另一头,浇水工人正对茶树进行人工灌溉,有了充足的水分和肥料的滋养,一棵棵茶树枝叶繁茂,长势喜人。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的茶树对旱情有了一定的‘免疫力’……”见到记者,茶叶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泽停下手里的活计和我们交谈起来。张泽告诉记者,华庆茶业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现有茶园1000亩,主要种植乌龙茶、铁观音两个品种的茶树。为确保基地的正常生产,2000年起,他们从周边引入5股灌溉用水,并在茶园里安装了自动喷灌设施,正常年景可基本满足茶园的灌溉。然而从2010年起,春夏之交的干旱开始困扰茶园的生产,此前的自动喷灌方式,每亩茶园一星期需灌溉一次,每次灌溉起码需水14吨,而这几年同期的水源较往年已明显减少,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那一年起,基地开始实行人工喷灌。采用人工喷灌后,每亩茶园每星期喷灌两次,每次需水4吨左右,每亩茶园每星期可节水近6吨!即便遇到干旱的年景,原有的水源都可满足茶园的灌溉需求。
“人工喷灌看起来很简单,打开茶园里原有的喷管,套根塑料管子,由人工进行喷散即可,但这小小的改变却有效地保证了我们的春茶生产。”张泽乐呵呵地说,春夏之交的干旱是春茶生产的“大敌”,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源,茶树的出芽率不足、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就会下降,即便是发芽了,采下的茶叶品质也要“大大地打个折扣”。这几年,由于公司早作准备,基地的春茶产量没有受到影响,茶叶的品质也得到了保证,目前公司生产的乌龙茶、铁观音远销东南沿海一带,市场前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