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百村整治 建设文明新村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辛向东 张亚敏 发布时间:2013-08-15 08:18:17
近日,记者到大理市湾桥镇进行“走转改”采访时,来到中庄村委会古生村。行走在村中平整的水泥路上,依然那么整洁的村容村貌,依然那么葳蕤的两棵大青树,依然是那么纯朴的民风民俗。悠然之间,白族民居建筑的墙壁上“美丽古生是我家,建设保护靠大家”跃入记者的眼帘……
“古生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3户,2012年末总人口1746人,总耕地面积1220亩,是典型的白族聚居村落。2012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7729元。”记者一边走一边听着古生村党支部书记兼自然村村长何乔坤的介绍,2009年以来,古生村按照州、市党委政府“保护洱海、保护海西”的要求,开展了以洱海流域“百村整治”工程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严格按照保护自然风光和挖掘历史文化的原则,完成了民居建筑刷白、彩绘工程,改造了以大青树为中心的广场,修复了古戏台、凤鸣桥、龙王庙、水晶宫、福海寺等文物古迹,充分展示了古生村的历史文化和白族特色;在工程中发动群众投工投劳3000多人次,筹集资金15万元,引导群众实施村内87条16000平方米的巷道弹石路和混凝土硬化工程,扩建了菜市场、公交车停车场,中心广场配套建设了健身场和科普宣传栏,安装了广播设施,营造出具有浓郁白族文化和古生特色的人居环境。
顺着村子里流向洱海边的一条小河道,记者来到村子东头的洱海边,只见50岁出头的何大妈正在用一根竹竿制作的钩子,打捞河道与洱海接口处的漂浮物。经询问得知,她从6年前起就担任洱海滩地管理员,每个月可以领取到600多元的补助。
这时,在一旁的村干部告诉记者,为抓好村容整治,美化村庄环境。他们在村中主干道和巷道铺设排污管网,推广建设庭院污水处理设施和“三格式”卫生厕所,组建垃圾收储员、洱海滩地管理员和河道管理员队伍,到目前已经有6、7个人;建成垃圾池,集中收集垃圾,定时清运;发动农户推行门前“四包”,全面保障了村容环境卫生。同时,大力整治洱海滩地,建成生态湖滨带,开通了0.8公里的环海路,建成龙王庙湿地公园,洱海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如今的古生不仅富了,也美了、靓了,就像个大姑娘,越变越好看了!
其实,古生村只是湾桥镇新农村建设取得喜人成效的一个缩影。近两三年来,湾桥镇整合项目资金,累计投入2.43亿元,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投资近2000万元,完成了辖区内26个自然村20.2公里进村主干道和12.6公里村内主干道以及26公里支巷道的混凝土硬化工程;投资655万元,完成了所有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投资2400万元修建了77条61.6公里机械路,全镇饮用水进村入户率、生产生活用电通电率以及到户广播电视覆盖率都达到100%。同时,对白族民居开展以白墙粉刷、大墨画、青瓦为主的建筑风格整治,白族风格村庄风貌得到重现,环保新型能源普及率达到了95%以上。
如今,全镇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有理由相信,和谐稳定、文明开放、富裕民主、美丽幸福的湾桥将会越来越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