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国土资源局着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杜荣宝 发布时间:2012-07-06 08:52:17
洱源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主试点县建设中心工作,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四群”教育活动为契机,以“联创齐争”为抓手,抓实“保护坝区耕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着力破解国土资源管理“两难”局面,为推动洱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重教育、保民生。洱源县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通过抓实学习,促使党员干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党组会、党支部大会、干部职工大会、学习培训会、每周一例会学习制度,确保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创新学习载体,通过全国“土地日”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邀请县委党校资深讲师上党课、在局机关设立党支部活动室、制作党建综合展板和廉政文化专栏等方式,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抓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抓好国土业务和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确保学以致用。创先争优和“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洱源县国土局严格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四群”教育相关篇目,积极参加专题培训和“四群”教育知识考试,召开专题学习生活会,使全局干部职工不断加深对“四群”教育的认识。选派了2名干部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全局27名干部与乔后镇大树村委会19个自然村136户群众结成亲家,建立民情联系卡、民情登记卡、民情台账136张(套)。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国土干部积极与群众拉家常,共谋发展良策,慰问困难群众。国土局多方筹措给乔后镇及大树、温坡村委会解决工作经费1.6万元,国土干部自愿给困难群众捐款共14275元。认真开展好抗旱打井工作,投资20多万元,在茈碧湖镇中炼村打一眼深井,解决了500多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以实际行动支持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编制完成《洱源县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制度,及时发放“两卡”,提高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投资1850万元的乔后镇清水河泥石流治理项目已下达资金930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
强管理、优服务。洱源县国土资源局以打造创新型、团结干事型机关为目标,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攻坚克难的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体质高效服务。着眼于创新,定位于预防,立足于务实,认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强化全县土地矿产集约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土地、矿业权出让会审机制,坚持局务会会审机制。运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监管系统,坚持百分之百招拍挂出让。充分利用国土“一张图”监管平台,从源头上抓好土地执法。加大对干部职工交流轮岗力度,建立纪律督查与年度考核挂钩制,完善了工作考核制度,组织开展“国土杯”象棋、乒乓球、拔河、篮球比赛等文化活动,激发国土干部善谋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工作热情。严格执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指针,搭建廉政教育平台,坚持以“四区分”、“三结合”等风险排查,健全岗位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国土干部队伍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牢固树立以民生为重、服务为先的理念,广泛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共产党员责任区,大力开展“四亮四比四评”主题实践活动,拓展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项目用地开辟绿色通道,由专人接办,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强化措施,按时完成。上半年共受理了华能洱源县观音山风电场2个报件涉及16个项目用地,总面积770亩。2006年、2009年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2011年被大理州体育局评为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2009年被云南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大理至丽江铁路会战先进单位,2007年被大理州总工会表彰为先进职工之家,李振华同志被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求实效、促发展。洱源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的中心工作,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坚持“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着力为洱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投资2270万元的右所梅和等5个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和投资888万元的牛街乡太平等4个村土地整治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新增耕地600多亩,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国土资源的执法力度,共发放《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64份,出动执法人员140人,在三营镇镜内强制关闭砂石场20个,强制拆除碎石加工平台17个、破碎石机20台、管理用房66间。矿产资源规范有效开采,共办理采矿权登记2件,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4件,收取采矿权有偿使用费78.77万元。完成三营菜园村等4个砂石采矿权出让前期工作。预算投资340万元的牛街、三营4个移民项目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