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多举措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江从延 吴芳 发布时间:2012-12-12 16:56:27
洱源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要求,注重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力打造百亿元工业园区、构建交通网络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百亿元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洱源县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将园区规划从“一园三片区”调整为“一园四片区”,完成土地收储204亩。邓川片区252.3l公顷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已通过州级审查,报省国土资源厅后已经实地踏勘。围绕“五通一平”,不断夯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共入驻并投入生产企业5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52亿元,同比增长14.58%;实现工业增加值4.77亿元,同比增长28.23%;实现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65.66%。洱宝公司无糖核桃乳生产线建设等7个全州重大经济发展项目有序推进,恒旺公司林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及加工项目已投入生产,炼铁溪登坪金矿和大理矿业钛矿采选冶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大理矿业一期完成142亩土地征地工作;新能源建设取得新突破,已建成风电场7个,实现风机并网发电230台,装机容量达32.6万千瓦,成为全省第一风电大县。目前大佛山、大龙潭光伏发电合作项目已签约落地。
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估算总投资11.8亿元的国道214线大理市上关段至洱源县城24.9公里一级公路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计划投资3290万元的炼西公路已完成投资2590万元,正在开展路基调型和备料等工作,力争在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并通车;计划总投资900万元的2012年农村公路通畅化工程,已完成投资300万元;计划总投资4998.48万元修建县城文碧路南段、施滉路南段、横向30米道路、纵向24米道路和小洱线南段等五条城市规划道路,现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正在申报立项。
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总投资3650万元的右所、三营、牛街和凤羽集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3510万元的洱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已完成投资2300万元,完成了库区、进厂道路和机修房的建设,目前,正在开展渗滤液处理厂建设和垃圾中转站、环卫站的土地落实工作;计划总投资8683万元的茈碧湖饮用水源地建设与溯滨带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4889万元;概算总投资850万元的茈碧湖“三退三还”试验示范建设工程,已兑付补偿款545万元,退出面积513.8亩;规划投资2亿元的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凤羽河水污染控制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已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的洱海流域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工程和计划总投资3.6亿元的洱海流域六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委托省级部门编制村落污水处理系统方案;计划总投资2.5亿元的洱海源头万亩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已通过州发改委审查,目前,正开展预算和施工审计。
茈碧湖饮用水水源地湿地建设、湖滨带修复工程有序推进。为确保茈碧湖饮用水安全,不断提升入洱海水质,该县决定实施茈碧湖饮用水水源地湿地建设及湖滨带修复工程。该工程总投资8683万元,建设内容包括:草海湿地建设工程、消水河湿地建设工程、茈碧湖湖滨带修复工程、上村湿地建设工程。目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已经省发改委批复,已累计完成投资1000万元。茈碧湖“三退三还”试验示范建设工程概算投资850万元,建设面积513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凤羽河口湿地建设、西岸湖滨带修复、水上餐厅综合整治和水管站餐饮综合整治。该工程于4月28日开工建设,目前已退出渔塘376.18亩,涉及农户28户,其中拆除房屋12户,拆除建筑面积53353.6平方米,退出滩地57.59亩。截至目前,整个工程已退出面积513.8亩,兑付补偿款545万元,工程预计于12月中旬完工。通过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减少茈碧湖饮用水源地污染,改善入湖水质,恢复茈碧湖饮用水源地生物多样性,对推动全县生态旅游产业和生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江从延 吴芳 刊于大理日报2012/12/12 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