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荨麻箐变得“美洁净”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李灿梅 文/图 发布时间:2014-05-13 08:20:42
| |||
5月8日下午,驱车离开漾濞县漾江镇政府,循着核桃的芳香,一路盘山而行,约摸半个小时的车程过后,记者到达漾江镇荨麻箐村。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核桃林,一幢幢楼房在绿丛中或隐或现,村民们穿梭在核桃林间收割麦子…… 一走进村,刚忙完农活的荨麻箐村委会塘塔佐村民小组村民陈国美便高兴地向记者讲起了村里的变化,“以前我们村哪里像现在这样干净、漂亮。自从‘三清洁’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开展以后,平日里堆在房前屋后的禽畜粪便没有了, 每家每户还建起了垃圾池、卫生厕,村里村外变得干净了,人人都有环保意识了。” 荨麻箐村位于漾江镇西北部,村域海拔1800米至2200米,属于典型的山区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族、傈僳族、白族、汉族等民族,现有228户800余人,年人均收入约12000元,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核桃。 从3月份开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荨麻箐村委会把群众整治农村环境意愿和州、县、乡环境综合治理有效结合,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以前山区群众环保意识薄弱,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牲畜粪便,沟边路边到处都有红红绿绿的塑料袋。不过现在好了,在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家家户户建起了一池一厕,村容村貌有了彻底改观。”荨麻箐村委会主任李万玖笑着说。 在李万玖的指引下,记者发现荨麻箐村几乎每家房前屋后都有可焚烧垃圾池和卫生厕。李万玖说:“这两样东西使荨麻箐村民的生活变得干净和环保了。而且,建这些都有政府补贴,每户建一个垃圾池补贴300元、建一个卫生厕补贴500元。” 李万玖告诉记者,“三清洁”启动后,荨麻箐村委会实施了修建垃圾池和卫生厕项目,目前全村已完成了172个垃圾池和75个卫生厕的建设。同时,先后多次组织全村党员和群众对村内巷道、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及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扫,一些卫生死角由“脏乱差”变成了“美洁净”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村民宣传“三清洁”知识,组织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入户宣传环保知识,改变群众乱倒垃圾的习惯;在小学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进一步增强村民环保意识。目前,荨麻箐村群众对“三清洁”活动的知晓率达到100%。为进一步巩固环境集中整治成果,荨麻箐村委会结合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门前三包”责任制,把维护环境卫生纳入到了村规民约中。 “这几年种核桃绿了山坡,富了山区群众。现在我们要利用‘三清洁’活动契机,让村子环境及村民的观念也‘绿’起来。我们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组建以村干部为主的义务保洁队伍,发动农户对柴草、厕所、畜禽圈舍进行规划调整,并广泛宣传发动村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李万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