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试验引领 科技示范推动——宾川县金牛镇五项科研成果保障葡萄优质丰产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宾川县 发布人:宾川县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0-31 16:07:30
宾川县金牛镇把开展新技术试验,推广新技术成果作为推进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抓手,引导葡萄生产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镇共完成5.53万亩优质水果、蔬菜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在罗官片区建立5254.5亩出口水果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楼铁源”、“明程”和“兴侨”3个葡萄品牌,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2012年,全镇3.2万亩葡萄,单产2406公斤,亩均产值17796元,总产值5.688亿元。全镇葡萄产业逐步走上稳产、优质、安全、高效的健康发展路子。
一、开展单幅连棚促早熟栽培试验示范,提高生产效益。2011至2012年,在全镇连续2年开展以标准棚、单幅连棚和白色遮阳网3种葡萄设施栽培早熟促成试验示范,并取得丰硕成果。2012年,在90亩红提和20亩夏黑葡萄园进行了试验。其中,90亩红提早熟示范比常规栽培新增效益95.604万元,20亩夏黑葡萄早熟示范比常规栽培新增效益26.042万元,铁余斌户的2亩示范田葡萄每亩省肥1334.6元、省药311元、省水112元、省工2670元,产值增33380元,纯收入增37808元。全镇110亩试验田葡萄比常规栽培增加效益121.646万元,平均亩增收1.1万元。运用3种设施,葡萄熟期分别比常规栽培提前48天、42天、15天,其中单幅连棚降密提质措施比较适宜宾川葡萄促早熟生产,投入少,效果明显。2013年计划在全镇开展300亩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示范。
二、开展标准果穗整理试验,提升果品质量。2012年在夏黑、红提2个品种中开展标准果穗整理试验6组,通过在不同时期对花穗、果穗的整理,总结出优质高效的标准果穗整理方式。夏黑葡萄标准穗整理后坐果期穗长16㎝左右,成熟期穗长20㎝左右,果粒数为80-100粒,单粒重7-8克,单穗重700克,亩穗数2500-3500穗为佳,亩产2吨左右为宜;红提葡萄合理的群体结构为每亩2500穗,每穗80粒,单粒重14克,亩产2500-3000公斤。
三、开展病虫害规范防治试验示范,保障果品安全。2008至2012年连续5年在全镇开展葡萄病虫害规范防治试验示范和监测工作,把养土壮根、“三带”整型、保健栽培作为规范防治的基础,在国家葡萄病虫害防治中心专家指导下,针对不同品种每年制(修)订下发1至2个葡萄病虫害规范防治方法,并在试验田开展规范防治跟踪监测,根据不同时期病虫害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剂和用药方法,向果农推广“1个保护剂+1个治疗剂+1个杀虫剂”的用药模式。规范化防治方法的运用减少了用药量,控制了农残,降低了生产成本,田间病虫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升了果品质量,保护了食品安全。
四、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试验示范,恢复土壤肥力。2012年,在柳家湾华侨社区唐文龙户、力角镇马家庄梁家会户共4亩葡萄园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简比试验,采用玉米桔杆、稻草、牛粪、葡萄杆等材料,配合施用腐熟菌、普钙。计划通过3至5年试验找到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解决土壤板结、中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缺素、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从而恢复土壤肥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五、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运用试验示范,改善葡萄品质。2011至2012年,连续2年在红提、夏黑、克瑞森3个主推葡萄品种中开展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2012年开展破眠、拉穗、膨果、催熟等试验11组。通过试验示范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施用方法、使用范围、时间、浓度、安全间隔等,为精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沈洪斌 供稿)
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示范
标准果穗整理试验
促早熟栽培试验示范
示范园里的夏黑葡萄
示范园里的红提葡萄
(编辑:赵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