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源头清水长流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庄俊华 发布时间:2012-07-23 16:48:51
“保护洱海,源头是关键,洱源是重点。”盛夏时节,洱源县环保局副局长龚双斌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洱源县是“高原明珠”洱海的源头,境内有黑潓江、罗时江、永安江3条江,弥苴河、弥茨河、凤羽河3条河,茈碧湖、海西海、西湖、东湖、绿玉池5个湖。其中,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直贯洱海,占洱海总水量的70%。
在洱源县,送“净水”入洱海的意识深入人心、保护环境的场景随处可见。
“水域面积比我童年时长大了三分之一,周边环境卫生比过去干净。近年来,新建的海西海前置库湿地工程净化水质效果明显,这里水质一直保持在类呢。”洱源县牛街乡新登村51岁的村民李德才高兴地对记者说。
风光秀丽的西湖边上,投资910万元的右所镇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刚投入运行。县环保局副局长何桥越说:“该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00吨,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有效减少了洱海污染负荷。”目前,投资350多万元的西湖湿地生态建设工程正在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通过湿地再净化后可达地表水类标准。
绿柳成荫的茈碧湖畔,只见一群群黄鸭在水面快乐嬉戏,昔日的餐馆和违章建筑物已不见踪影,挖掘机正在施工,民工忙着给河堤镶嵌石块。县环保局副局长杨润辉介绍说:目前正在推进两大工程,一个是投资1479万元的草海自然湿地建设工程,另一个是投资3900万元的茈碧湖湿地和饮用水源地湖滨带修复工程。工程竣工后,将大大增强茈碧湖减污、抗污能力,进一步提升进入洱海的水质。
从碧波荡漾的茈碧湖,乘舟进入三面环山的梨园村,空气新鲜,景色优美。这个方圆8平方公里的“世外梨园”,今年投入环境综合整治资金达450万元,不仅打造了“泽国仙境、水乡农家”旅游品牌,更保护了洱海水源。茈碧湖镇副镇长孙育才介绍说:湖边村落都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为目标,开展了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农村垃圾都进行桶装收集、定时清运、分类处理。
洱源县树立“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科学理念,近4年来共投资4亿多元,围绕改善洱海源头生态环境和水质,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工程。目前,县城、右所镇下山口、凤羽镇凤翔村及县一中污水处理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并投资6100多万元,正在建设邓川、右所、三营、牛街、凤羽5个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在垃圾处置中,建成了1个垃圾填埋场、20座小型垃圾焚烧炉,购置了40辆垃圾清运车。此外,还投资3960多万元,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场及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在湿地建设中,已经建成邓北桥、下山口、海西海等湿地730亩,现已投资3380万元建设东湖葛官营、草海等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已完成170万亩控氮减磷测土配方施肥、建成3.25万平方米卫生厩及1.8万平方米沤肥池、10座人畜粪便处理太阳能中温沼气站,年处理人畜粪便2万多吨。在进入洱海河流综合整治中,完成了弥苴河河道治理5公里,投资5230多万元对永安江、罗时江进行河道综合治理。
洱源,正在向“生态环境优美、生存环境优良”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