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成绩斐然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通讯员 邱兴跃 发布时间:2012-09-12 12:22:37
依托优势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巍山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成绩斐然
为全力保护和改造提升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古城,巍山县强抓省州旅游二次创业和南诏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被列为全省十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的有利时机,依托优势,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名城保护成绩斐然。
抓规划,古城布局更加合理。该县把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作为古城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狠抓落实。先后完成了《巍山县村镇体系规划》、《巍山县城总体规划》、《巍山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部分重点保护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协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古民居传统街坊保护设计、县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抗震防灾规划、防空体系规划、县城绿化专项规划、县城给水专业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县城发展和古城保护的规划体系。
抓保护,古城保护成效明显。一是加强文物古建保护管理。重点做好古城内25处文物保护单位(全县有58处)的保护管理工作。先后对拱辰楼等6处作了重点保护维修。今年,古城内的拱辰楼、等觉寺及双塔、玉皇阁及文华书院3处古建筑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审,正等待国务院审批。二是加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力度。从2000年以来,投资5600多万元,分阶段完成了县城北街等15条街道的恢复性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投资960万元,对四方街等8条街道临街建筑进行了风貌整治。三是加大投入提升改造重点区域。采取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巍山古城保护利用的方式,投资1.5亿元 实施了巍山古城文庙片区的保护提升项目,目前,已实施完成一期工程即蒙阳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并投入使用。四是加强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对有重点保护价值的158院古院落进行登记管理,挂牌保护;按照“只修不建,修旧如旧”的原则,建立了古民居修缮管理办法。五是积极储备争取古城保护提升项目。积极编制储备了巍山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巍山县历史文化名城古民居保护项目、文庙保护开发维修项目、文物古建保护维修项目等古城保护提升项目,目前,已落实了巍山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资金1320万元和部分古建维修及规划编制经费。
抓环境,古城面貌得到靓化。一是全力打造“绿色古城”。先后完成了蒙阳公园、蒙化广场、东路广场的绿化改造提升工作。抓实县城新区、主要节点、广场、机关部门内部环境绿化工作,完成投资约860万元,实现县城新建成区内绿化覆盖率达36%,人均公共绿地达8平方米。二是亮化美化城市环境。投资1360万元,实施了环城东路、红河源路、南诏古街、东西街、南诏东西路、蒙化路及北隅小区的路灯改造工程,共铺设16.8公里的路灯管线,设置路灯986盏。
抓扩容,新区建设步伐加快。按照“建设新区、保护古城”的思路,将古城内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行政办公部门有序外迁。同时,引导部分居民外迁新区,几年来,先后实现了巍山一中、县人民医院搬迁工程,新建了北隅小区、南诏新苑等居民小区,启动实施了城文献新区、文华山片区的开发建设。
抓管理,城镇管理明显提升。成立了县城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有效集中了行政执法权,城镇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严把规划审批关、执行关,大力查处和纠正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全面加强城镇环卫工作,卫生区域分为一、二、三类区进行管理,分别按全保洁、两清扫一保洁和一清扫一保洁进行监督管理,有效维护了安全、整洁、文明、有序的城镇新形象。
抓项目,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巍山县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投资750万元,巍山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已完成投资325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450万元启动实施了县城西环线、文献新区主干道和9条古街供水改扩建工程;按照与古城风貌相协调的原则,完成了县城路标路牌制作,投资110万元对古城内6所公厕进行改造提升。通过项目的实施,县城主要市政设施得到完善提升,亮灯率达94%。
2012-9-12大理日报A1 通讯员 邱兴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