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东岸植绿人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周 裕 陈正明 周应良 发布时间:2013-06-04 10:39:58
——我州第四届农民劳动模范杨朝宝改造荒山带领群众致富侧记
在大理市双廊镇青山村委会青山一组,有这样一位敢于向荒山荒坡挑战的铁汉,他面对困难不退缩,咬定荒山不放松,把自己的下半辈子交给了光秃秃的荒山,通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让青山村昔日的“秃鹰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荫山”。他就是大理州第四届农民劳动模范获得者杨朝宝。
杨朝宝生于1955年,作为一名普通农民,他勤劳肯干能吃苦,改革开放后在外打拼了几年,手上已有几万元积蓄。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年富力强的他,在心里头默默地想着一件事:村里有大量荒山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为何不向荒山要出路呢?有了这个念头以后,1992年底杨朝宝主动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将村里秃鹰山上大家都不愿要的3500余亩荒山荒坡主动承包下来,按照他的创业规划开始向荒山进军。
山坡变良田,荒山披绿装
生于山区长于山区的农民杨朝宝,出于对大自然的一种特殊情结,自承包荒山起就下定决心用10年、20年甚至一生的精力,一定要将“秃鹰山”变为“绿荫山”。他先后向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部门申请项目,动用大型机械动力2万台次,修路补路,造林植树,改造宜粮宜果坡地,开垦绿化治理水土流失。20多年来累计完成投入资金610多万元,实施坡改梯1000多亩,修建蓄水池4个6500余立方米,安装引水管网3500余米;种植马尾松1万多株、核桃1.2万株、梅树上千株,种植蚕桑树160多亩约20.8万株。20多年过去了,当看到已渐渐变绿的荒山,不断长大的树苗,他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微笑。
修路进深山,解决出行难
青山村村民坝区耕地少,村里的大部分山地都靠近秃鹰山方向,进山只有羊肠小道,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杨朝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要是能把进山道路修通,哪怕只是一条小小的便道,能方便村民出行,那该有多好啊!1994年,在村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下,他个人出资组织,带动300余村民修通了青山村环海路至大坪地总长12.5公里土石方山村公路。从此解决了全村生产、生活当中的出行难问题。村民张建勋回忆,当时这条路是他家发展农业生产的必经之路。“没有修通这条路之前,我们家种植大小春起码需要20至30天左右,进山路修通以后,仅只需几天时间就完成了。”
富了帮邻里,全村共发展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杨朝宝先后已培植发展泡核桃、桑园1500余亩,目前他所承包的荒地已初显成效,仅靠蚕桑规模养殖一项一年就能为他家增收近6万元;已培植的500亩核桃园开始挂果,5年后单核桃收入每年可达10万元。杨朝宝致富不忘众乡亲。多年来,他利用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生产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向村里群众传授技术,指导大家抓好果树的种、养管理。在他的帮助指导下,周围10多户果农的收入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创业过程中, 杨朝宝常年为附近村民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农忙时可达到70余人,就业人员平均年收入可达2万元。面对今后的发展,年近六旬的杨朝宝兴致勃勃地说起了他的人生梦想:“希望全村人都能尽快像城里人一样,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