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洱海保护治理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大理日报 评论员 发布时间:2012-07-24 16:02:48
加强洱海保护治理
——六论贯彻落实州委七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大理日报》 评论员
州委七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着力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实施洱海流域百座村落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建设,扩大生态湿地建设面积,实现洱海水质总体稳定并持续改善。加快海西耕地保护,用最严格的措施保护好海西田园风光。”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多年来,作为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的典范,洱海保护经验传遍省内外、国内外,大大鼓舞了大理各族人民建设生态文明新大理的决心和信心。洱海保护成了全国湖泊保护的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
但是,洱海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随着洱海流域城乡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洱海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不少困难,洱海水质总体处于富营养化的初期阶段,对待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我们要如履薄冰,一刻都不能松懈。
加强洱海保护治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期举措。加强洱海保护治理,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幸福大理的迫切需要;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就要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在洱海保护与治理过程中,我们要按照既定方针,抓好以污水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湖截污工程,充分发挥好洱海流域现已建成的各项相关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已规划好的项目;抓好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巩固和提升“三退三还”成果;抓好重点行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努力减少洱海污染负荷;切实抓好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城乡建设必须做到建设与截污治污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要狠抓源头治理,抓好北部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的综合治理;抓好西部苍山十八溪的综合治理;抓好波罗江、白塔河的综合治理。要抓好内源治理,加强水生态监测,为推进水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实施好水生态建设工程,完善洱海水位运行调控机制,坚持以保护洱海生态环境需要为前提调水。
坚持走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统筹流域城乡发展、统筹海西保护与洱海保护、统筹“两保护”与“两开发”,完善环洱海保护与利用规划,优化功能分区,引导流域农民进城居住创业,促进流域产业和人口合理分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清洁”工业;发挥好环洱海区域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努力把洱海流域建成绿色流域。
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创新环保设施运营机制,创新科学治水机制,创新依法治海机制,使洱海保护治理的思路更宽、办法更多,措施更实、效果更好。
洱海保护治理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切实加强领导,坚持截污治污建设“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配合,实行区域统筹规划建设;真正发挥考核机制作用,推动工作开展;深入发动群众,强化广大干部群众治理洱海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施好“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和参与洱海保护治理的良好氛围。
“洱海清,大理兴!” 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贯彻落实好州委七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通过不懈努力,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把洱海流域乃至全州各地建成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