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欢歌石宝山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李灿梅 发布时间:2013-09-03 08:24:02
| |||
“八月去观石宝山,会唱曲的最风流。” “石宝山上对歌场,歌如灵泉不断根;歌如满山树叶子,声声结心音。” …… 昨日上午9时 ,雨后的剑川石宝山碧涛万顷,尽管有些许凉意,但参加歌会的人们兴致丝毫不减。刚进山门,就听见悠扬婉转的调子声此起彼伏,飘荡在山间林莽。来自滇西北4州市8县市的白族群众,成群结队地带着行李、龙头三弦和满肚子的调子,从四面八方云集到石宝山,以曲会友,寻觅知音。 在沿着山路往石宝山对歌台行进的人流中,七八位背着三弦、穿着白族马褂的阿鹏格外引人注目。“在白族人眼里,石宝山是一座歌山,是一座情山,是头发白了、牙齿落了心中还默默念叨着的一个地方!”见记者狂按快门,68岁的赵新龙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们来自洱源县茈碧湖镇,为了一大早就能赶到石宝山,他们专门包了一辆面包车,6点钟便从洱源出发。“20多年来,石宝山歌会就像我的一位老朋友,每年都要来会一会它心里才踏实。”赵新龙感慨地说。 “弹起三弦去对歌,赛过进天堂!”来自剑川甸南的段锡斌老人接过话茬风趣地说,每个上石宝山的人都要精心打扮一番,男人们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女人们浓妆艳抹、神采奕奕。 一处、两处、三处……石宝山对歌台附近、凉亭里、山坡上随处可见民间歌手在对唱,风趣幽默的唱词引得围观的群众不时叫好。 “在对唱的男女中,有的女子被同伴拥着,以至于看不到她美丽的脸庞,那肯定是‘雏鸟出窝’;有的男子站在人群中间,三弦铮铮,一唱一和,洋洋得意,那一定是‘老马上山’了。这就是石宝山情歌所唱的‘老马上山能驮货,雏鸟出窝也捉雀’。” 在对歌台前的看台上,来自洱源牛街的杨梅益老人很专业地给记者作解说。她告诉记者,她和40多位姐妹在石宝山歌会开始前一天就来到这里,她们中年龄最大的有75岁,最小的30多岁。为了占据对歌看台的有利位置,晚上大家便住在山上的旅馆。 杨梅益老人告诉记者:“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族调可以得到幸福吉祥,所以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几十个调子,以求清吉平安;中年人则多数借歌会抒发情怀,表现自己的心智和才能。优秀的歌手在熟悉掌握传统民歌的基础上,面对当时情景即兴创作,往往妙语连珠,动人心扉。一旦“歌逢对手”,甚至可以连天连夜唱下去!” “又是一年石宝山歌会,五湖四海朋友来相会。” “这是我们的情人节,我们不用相约就来相会。” …… 中午12时,尽管天公不作美,石宝山上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但依然难消歌手们的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