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施新弟 发布时间:2015-03-20 16:42:48
洱源县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团结勃发希望,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民族团结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取得长足发展。
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始终把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该县不断争取各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扎实认真组织实施“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工程,2003年—2013年,共计投入资金1360.84万元。在三营镇郑家庄村、西山乡柒树村、右所镇三枚村等15个自然村实施了民族团结示范村工程,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各项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同时,加快特困民族的扶持发展工作,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生态和谐幸福示范区建设、“百乡千村万户工程”工程和“586”工程,重点加强对县境内少数民族的扶持发展。
夯实“样板村”、“强帮扶村”建设。2014年围绕每年打造3个民族团结生态示范区建设样板村,到2020年实现24个样板村和2013—2015年全县8个世居民族、年人均纯收入785元以下的自然村与县与县结合部13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五通、八有”的建设目标,坚持“抓样板、带中间、强帮扶”的工作思路,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全面完成乔后镇源安邑村登干坪小组、炼铁乡茄叶村庄盆小组、西山乡立坪村溪场小组3个样板村和西山杉树、建设草坪等8个“强帮扶”村建设及炼铁乡田心村坝尾、五十石、拱旺小组;牛街乡福和村漏山河小组、龙门四十里小组、松坪彝族组、上寨拉渣坡;乔后镇新坪村大场、新坪村岩关等10个县与县结合部的“三通”工作。
着力推进西山乡胜利村水井小组“3121”工程建设。结合胜利村水井小组被确定为全省示范区建设“3121”示范点创建工程的示范村之一,项目总投资675.9万元,其中省级补助15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50万元,县级整合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75.9万元,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创出特色,三年巩固提高”的要求,分三年实施,重点打造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截止目前,该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4公里、通村公路硬化13.5公里,进村道路硬化5公里;安装太阳能178台、太阳能路灯45盏;建成4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篮球场以及大水池“水井仙池”,完成卫生厕43间、墙体粉刷6000多平米,种植中药材300亩、苦荞400亩。全村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建设逐渐显现。
努力将西湖南登村打造成具有高原水乡的白族村落。立足右所镇西湖村委会南登村是典型白族聚居的自然村,在西湖边靠水而居,周围六村七岛错落其间,构成湖中有村、村内有湖的天然村湖画景色,享有“高原水乡”的美誉。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到位资金108.5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建60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对村内部分损毁道路进行修复,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对村内主干道两侧墙体进行粉刷、彩绘,进行民族政策宣传培训等。目前,项目已完成方案审查、立项、地勘、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共计投入资金12万元。目前项目有序推进。
精心打造梨园村白族特色旅游村寨。立足茈碧湖镇海口村委会梨园村地处茈碧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核心区,村内有古梨树7000多株,全村现有人口460人,耕地面积230亩,人均纯收入6761元;2006年梨园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1年被省旅游局列为云南省第四批旅游特色村。该项目总投资760万元,截止目前,投资近160万元完成了茈碧湖镇梨园生态停车场、古戏台、旅游服务中心等建设项目,该项目已完工;概算投资550万元的村民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0万元;2014年11月投入40余万元在梨园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在村外空地种植了草皮、冬樱花等绿化植物,同时对村内损毁的绿灯、木栅栏等进行了维修。该项目现已建成三格式污水处理系统10套、补植补种果木2000棵、墙体粉刷20000㎡、白族风格彩画4500㎡;对环村主干道1100米、支干道1390米进行硬化、对茈碧湖北埂进行青石板鹅卵石改造,安装太阳能节能灯24盏,努力将梨园村打造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白族特色旅游世外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