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生态理念 建设美丽大理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 杨中兴 发布时间:2013-07-11 08:53:25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人宜居环境是理想生态城市的主要要素。什么是宜居环境?理想的人居环境包括以下方面:紧凑的空间格局;生态交通网络覆盖人口超过城市人口的80%,从主干道上任何一站乘快速直达公交到城市中心不超过半小时;宽松的红绿边缘,每个居住小区的绿缘,要尽可能长,居民步行到最近的大片绿地时间不超过10分钟:健全的生态,即城区人均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其中人均湿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混合功能和就近上班,即居住、工商、行政和生态服务功能混合,1/3以上职工能就近上班,从居住点到工作地点乘公交车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分钟。除此之外,便民生态标识、生态游憩廊道、民风淳朴邻里交融都是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要把城市生态从蓝图变为现实,生态城市管理是必须的一环,这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包括政府主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具体的行动路线包括制定生态城市发展纲要,强化生态城市体制建设,实施生态城市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城市宣教系统,推广生态城市文明地图等。
近年来,大理人爱护家园的善待自然之举是令人欣慰。保护苍山,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洱海,防治污染,都为了青山绿水、蓝天碧海的银苍玉洱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也是为了把一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大理带入新世纪,所以我们要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为了美好的家园,保护环境生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要求理念要先行。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到实际工作中。“五位一体”总体要注重把握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尺度,不过度开发,给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努力建设美丽大理,实现大理永续发展。应该说,这是我们的一项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在省州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规划和部署下,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是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