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发挥人才引擎作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漾濞彝族自治县 发布人:漾濞彝族自治县 作者:龙丽萍 发布时间:2013-07-12 10:35:47
近年来,漾濞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人才引进为突破,着力在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转变人才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央和省、州领导有关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人才工作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敢为事业用人才”的理念,转变知识分子才是人才的传统观念,把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乡土人才、有经验的管理者、有较强融资能力的人纳入人才队伍进行培养,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人才工作摆上优先发展位置,树立“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理念,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问题优先解决,激励优秀人才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赢得全社会尊敬和称赞。通过宣传和引导,改变了“重人才引进,轻人才培养”、“重人才教育,轻人才管理”的习惯,逐步完善和规范了人才工作。
强化人才培训管理,提高各类人才综合素质。采取上派、下派、外出挂职、外出谋职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培养锻炼年轻干部,选派优秀干部到省外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谋职锻炼、到省州部门或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到县级部门顶岗交流锻炼、到乡镇基层锻炼等方式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2012年选派3名新招考录用公务员到上海等省外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自谋职业锻炼,选派5名乡科级干部到省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等部门挂职锻炼,选送30名乡镇优秀公务员到县级部门顶岗锻炼。根据省、州安排,结合全县实际,2011年至2013年共选派了331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全县65个村住村锻炼。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训,由县委组织部协调,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各乡镇配合,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社会组织专业人才队伍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训。2012年全县教育、卫生、计生、财政、农业等部门组织系统内部的各种相关业务技能知识等培训40余场次,共计3000余人次参加,有效促进了各类人才队伍的知识更新。加强人才管理,建立全县人才信息库,及时更新人才信息。截至2013年6月,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才1940人,其中教师类1025人(小学608人,中学406人,中专11人)、卫生类286人、农业类186人、经济类68人(会计28人、统计24人、档案16人)、其他类375人。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搭建人才发挥作用新平台。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把发挥优秀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全面推进。一是全方位培养锻炼人才。把熟悉经济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财政、发改、工信、商务等工作岗位上锻炼,给予其更大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对每年新招录的公务员、大学生村官进行全面考察,将其安排到乡镇、村进行锻炼。建立对口帮扶、送教下乡、上门服务等机制,选派教育、卫生、农业人才到9个乡镇学校、卫生院和农技站锻炼。二是引进和支持优秀人才创业。2002年从昆明招商引进优秀青年刘刚进行核桃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先后10年投资1.6亿元种植核桃10500亩,为全县核桃产业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2004年从省外招商引进企业经营人才杨春分,在顺濞乡投资建成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工业硫酸和硫酸镁,累计上缴税金4000多万元,解决当地200余人就业。在引进企业经营人才的同时,积极鼓励支持漾濞籍人才回乡创业,从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最大限度地把漾濞籍在外人才的智力资源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如漾江镇江桥村青年和伟外出打工学习养殖技术,回乡创办养鸡厂,实现了创业致富。漾江镇上邑村青年蒋增华,多年学习泡核桃种植、嫁接技术,并将实践成功的技术传授给其他村民,实现共同致富。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工程,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12年以来,先后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促成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36户。三是发挥优秀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2009年推荐2名有代表性的优秀人才评选为大理州第二届优秀高层次人才,县委组织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关心支持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在医学技术和青年创业方面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改善人才工作环境。结合全县人才工作实际,努力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保障人才工作开展,使各领域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尽展其才。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强化组织部牵头抓总的作用,成立以县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人社、教育、卫生、计生、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分级管理、分层培训、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范围,科学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督促落实工作任务。二是完善人才工作政策。研究制定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措施,在办理企业注册、户口登记、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做到以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社会化人才激励体系。关心优秀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千方百计为他们创业排忧解难,让各类人才在漾濞工作无后顾之忧。三是落实投入保障经费。重点解决人才培训存在的经费少、参训人员少、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把人才培训培养的经费支出列入县财政预算。四是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漾濞的区位、发展、资源和政策优势,大力表彰和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在全县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