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四强化”铺就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绿色通道”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杨金华 张培勋 发布时间:2015-05-18 11:17:14
洱源县在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中,突出服务导向,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以“四个强化”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有成绩、出得来”,努力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铺就“绿色通道”。
强化教育培训,注重下得去。把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形成了县委组织部负责岗前培训和能力提高培训,乡(镇)党委负责工作业务培训,村级党总支负责日常培训的三级培训体系。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认真开展大学生村官岗前“基层工作技能和农村实用知识”专题培训,为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角色开展工作打好基础;在抓实党组织例会学习和“三会一课”的基础上,依托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农村党员巡回培训和外出培训等载体,提高大学生村官日常业务水平。同时,采取安排大学生村官列席县、乡、村、组有关会议,组织大学生村官交流工作情况、优秀大学生村官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能力,助力大学生村官积极作为。
强化帮带领路,务求留得住。全面建立镇乡班子成员、村干部和驻村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的帮扶制度,实现大学生村官“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构建起帮带责任体系,全县先后为159名大学生村官配备了不同层次“导师”,并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政府机关进行跟班学习,帮助他们熟悉农村工作,注重在基层工作实践中,锻炼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六有”标准,为大学村官提供基本工作生活条件,认真落实工资、安置费、生活补贴、保险和年终考核绩效等各种待遇,解除后顾之忧。建立座谈约谈制度,镇乡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每半年至少与大学生村官谈心谈话1次,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思想动态;建立洱源县大学生村官工作交流qq群,为大学生村官党员互相交流思想和探讨、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交流平台。
强化管理考核,力促有成绩。制定《洱源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使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工作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大学生村官请销假、安全保障、工作责任等制度,推行每天记录民情日记,每月撰写学习工作情况报告,每半年一篇调研报告,每年一份述职报告,年终一次综合考核的“五个一”管理模式,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进步情况。同时通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每年度对大学生村官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对大学生村官评优推荐、参加培训、考核奖惩、绩效发放的重要依据,促进大学生村官规范化管理。通过强化管理考核,突出大学生村官作为“宣讲员、指导员、调解员、信息员、服务员”五大员的作用发挥,激励和督导他们立足岗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农村富民产业出谋划策和贯彻党建工作任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强化就业引导,确保出得来。根据中组部提出的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政策,引导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定向招聘名额,提高面向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招聘比例,鼓励大学生村官参加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及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等招聘考试。充分利用工作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向大学生村官提供招聘信息,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促进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2008年以来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有122名,占选聘比率总数76%。其中,5名大学生村官成长为洱源县副科级领导干部。在2013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33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通过专职专选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