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五个着力”打造人才强县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洱源县 发布人:洱源县 作者:李翠菊 李伟 发布时间:2013-02-26 16:18:32
洱源县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和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政策环境,积极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着力于人才发展,谋划长远。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部署,出台了《洱源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立了中长期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新形势下人才发展方向,加强了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通过抓实“重点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等四项任务和实施好“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等九大工程,使全县人才总量有较大扩张,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
着力于人才引进,破解难题。结合全县人才队伍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由组织、人社部门牵头,教育、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积极组织各类人才招聘活动,鼓励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各自的优惠政策,自主招贤纳士,不断充实全县人才队伍,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2008年以来,全县共招录了166名公务员,考核招聘、录用313名专业技术人员和158名特岗教师,选聘了14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着力于人才培养,提升素质。一是组织党政人才共52人赴清华大学等培训基地学习取经,让学员们开拓视野,亲身感受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念。二是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传授新理念、新成果,提高培训质量和档次。三是加大上挂学习、下派锻炼和交流轮岗的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四是深入全县90个村(居)委会巡回授课,对乡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等进行集中培训,年均受训人数达8000多人次。五是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建网络平台为载体,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年均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万多人次。
着力于人才使用,激发活力。一是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积极推行股所级干部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制度,拓宽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渠道。2010年以来,在全县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公推公选了1名副镇长,公开选拔了5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乡镇党委委员,面向全州公开选拔了24名乡科级领导干部。二是积极实施职称评聘改革,创新人才聘用机制。在教育系统推行教师职称、岗位聘任改革,打破了“职称论英雄、岗位定终身”的用人模式。三是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人才聚集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乡土人才自主建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先后建立了乳牛养殖协会等63个专业合作社(协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是制定了《县委联系专家管理服务暂行办法》,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在全县各行业中评选出县委联系专家10人,每人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补贴,每两年安排专家进行一次体检,调动了各类人才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着力于人才保障,夯实基础。一是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党委领导下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实行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是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探索研究政府、单位、社会、个人多元投入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四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相关政策、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和人才工作经验成效等,营造人才公平竞争、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人人尊重人才、人人爱护人才、人人竞相成才、人人竞展才华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