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优秀高层次人才挂钩帮扶结硕果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剑川县 发布人:剑川县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13 14:28:13
2004年剑川县狮河木雕工艺协会成立以来,已走过了8年的历程,为剑川县做大做强木器木雕支柱产业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同时也为狮河木雕村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真正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富裕村。协会的成立,带动辐射了全县18500多人直接从事木器木雕生产行业,为劳动力转移、无职青年务工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就业的平台。回想起木雕协会成立以前,恶性竞争非常严重,各自为政,质量得不到保证,价格得不到提高,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发挥,木雕从业人员的年收入只有5500元,至2004年木雕协会成立以来,实行了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恶性竞争变成了良性循环,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价格得到了很大提高,狮河村2010年木雕总产值达9000余万元,木雕从业人员年收入达19000多元。会员户数从36户发展到229户,2011年会员数达到250个,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使全村文化建设出现了大繁荣的格局,全村建起了农家书屋、文化室、10个业余文艺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人们正朝着富强、文明、和谐、稳定的社会农村迈进。
八年来,协会多方努力,注册了“狮河木雕”中英文域名、开通了中文通用网址、手机无线网址、2011年又注册了“剑川木雕”地理证明商标(正在受理之中),加大了宣传剑川木器木雕品牌,多渠道拓宽了狮河木雕产品的营销,使200多种木雕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加大对木器木雕机械化生产的力度,不断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09年下半年最早引进了2台数控雕花机、车床机、纺形机等木雕机械设备,进行全县的试验、示范,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狮河木雕协会会员拥有了197台雕花机械(总投资1000多万元),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实现了手工与机械相结合,使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积极争取木雕人才培训项目,于2010年4月17日与云南技师学院正式签订了剑川县木雕雕刻工艺及绘画设计两项专业人才中长期培养协议,其中雕刻经费由云南技师学院筹集,绘画经费由我协会负责筹集,共招生了1008名,其中有香港、浙江、山东、云南保山等地的学员,协会不辞辛苦奔波在全县贫困落后山区22个教学点,在金华、甸南、沙溪、羊岑等乡镇的山区村进行登山上门送教下乡。自2010年6月22日在羊岑新松01班正式开班以来,目前已经开班12个班,分别为羊岑乡的兴松、六联、兴文;金华镇的炼坪、新仁;沙溪镇的石龙、北龙、鳌凤以及甸南镇的白腊、明涧哨、青岩头、白山母等贫困山区,学员达600名,但是长期以来90%的木雕从业人员,只会雕刻不会绘画,如果不会绘画设计,只会雕刻一种规格花,不能灵活运用,还要每天到狮河木雕村求教木雕工艺大师绘制图案,鉴于此,下一步计划多方筹集资金,邀请剑川县木雕工艺大师进行授课,在雕刻学成后,再培训一个月的绘画设计,就能掌握多种规格花的雕刻,实现学员能自主从事木雕绘画和制作生产,使劳动力得到转移,真正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现其余408名正进入开班之中,经过两年制教学和学习后,考试取得云南省颁发的技能资格证、毕业证,使学员真正学到剑川木雕雕刻工艺,学到一技之长,在家不出门就实现了就业。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剑川县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为剑川县建成滇西物流集散地、剑川狮河木雕工业园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剑川狮河木雕工艺协会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正昂首阔步挺进新时代。狮木雕村的进步是剑川的进步,狮河木雕村的发展就是剑川的发展。会员不断发展壮大,取得骄人的成绩,协会正按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依托狮河木雕工业园区、滇西物流集散地建设的契机,团结广大会员,充满信心,开拓创新、大胆工作,我将用我的实际行动把剑川木雕培训帮扶计划工作长期做下去!相信腾飞的剑川木雕一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