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着力构建三机制促产业干部作用发挥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宾川县 发布人:宾川县 作者:李继斌 发布时间:2013-05-29 09:15:53
建育才机制,提高队伍能力。坚持“以事论官”新理念,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宾川县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以事选人、以事论官、有为就有位、无为就让位”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路子。坚持立足需要、着眼发展、重在实用的原则,改进培养方式,实施分类培养,提高培养效果。认真落实宾川县“十二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县农业、卫生、教育、科技等部门依托农广校、农函大、职业高级中学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学习培训、学历教育、学术研讨交流、轮岗交流、外派挂职、下派上挂锻炼等多种措施加强培养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产业干部的创新能力。县经济、商务、科协等部门紧紧围绕烟草、旅游、生物资源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开发等支柱产业及白肋烟、优质水果、干果、优质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产业经营管理干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和市场应变能力。
建引才机制,改善队伍结构。认真落实《宾川县引进紧缺人才暂行办法》和《宾川县农村乡土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引才项目”和“重点产业引才项目”,积极引进社会急需产业干部和紧缺产业干部。建立了紧缺产业干部信息库,适时公布产业干部需求信息。认真做好了自愿来宾各类紧缺产业干部的协调安排和服务工作,改善了产业干部成长创业环境。同时,由县人社局、县农业局牵头做好农村产业干部的选拔管理工作,为不同类型的产业干部颁发农村产业干部证书,真正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等人才纳入基层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对产业干部中的拔尖人才给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把产业干部中的拔尖人才纳入优秀高层次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选拔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优秀产业干部可作为村干部候选人,并列入村级后备干部。建立了产业干部统计制度、县级部门及领导联系扶持产业干部制度、产业干部联络员制度、职称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制度,为产业干部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
建激励机制,增强队伍活力。一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干部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各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宾川县产业干部资源开发领导组”,明确了领导组及办公室的职责任务,建立了相应的产业干部工作管理制度,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产业干部资源开发领导小组。领导组办公室采取不定期督查和抽查的方式督促协调各成员单位和乡镇落实各项产业开发工作任务。形成了领导组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县、乡产业开发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了产业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服务机制。成立了云南宾川人才市场,全县10个乡镇组建各自的人才服务站,建立了以县人才服务中心为主,乡镇人才服务站为补充、适应人才资源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的人才市场服务机制。三是建立了竞争激励机制,结合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加大了竞争性选拔产生干部力度,先后完成了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森林公安局内设部门副科级年轻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了四次公开选拔乡科级年轻领导干部工作,选拔产生了一批年纪轻、文化高、能力强、技术精的优秀人才,为全县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县委、县政府每两年表彰奖励一批产业工作拔尖人才。加强农业产业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在培训和扶持上继续落实“五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参加有关部门的技能业务培训,优先接受专家提供的服务,在兴办科技、经济实体时优先审批,优先承包农业资源,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良种和农机具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鼓励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认真做好了公务员奖励审批和奖金兑现工作,增强了公务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