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的好支书——记中共剑川县马登镇马登村支部委员会书记、村委会主任谢金宝
来源:云南基层网络党建大理剑川县 发布人:剑川县 作者:高志成 发布时间:2011-07-12 16:40:26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记中共剑川县马登镇马登村支部委员会书记、村委会主任谢金宝
谢金宝,男,白族,1963年7月出生,高中文化,2007年当选为大理州剑川县马登镇马登村委会主任,2010年当选为剑川县马登镇马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自当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加压、负重、奋进,成为了民营经济的领头雁、队伍建设的好班长、共同致富的领路人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民营经济的领头雁
在当选为村干部之前,谢金宝就是远近闻名的经济大户。1981年,谢金宝高中毕业后,应聘到马登中心学校当了代课教师,一年后,他辞去了教师的工作,买了120型照像机走村窜寨,勾画着自己人生的另外一番天地。1985年,谢金宝与大理州外贸公司合作,靠收购牛肝菌每公斤两元的劳务费,一步一步迈向生意这个主战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洱源县茈碧湖镇省外贸收购点交售菌子,看到商家建了一个冷库,心想剑川是云南菌类的主产区,况且品质比较好,何不建个冷库,解决牛肝菌、松茸等盐渍问题,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说干就干,他筹资32万元,到江川、玉溪购买了设备,建成了冷库,办起了马登阿宝生态食品厂,由于企业看准市场,加之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在思茅、镇源、云龙、维西、洱源等地先后建立了分厂。每当用工旺季时,能为当地解决1500多个劳力,每年为周边老百姓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还培养了20多名本村企业管理人才。阿宝生态食品厂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列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品通过了国家质量认证,谢金宝也被授予大理州乡土拔尖人才。
队伍建设的好班长
为进一步激励引导村党支部全体党员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结合当前村党支部自身存在的一些困难问题,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谢金宝从抓实队伍自身建设和发展党员工作入手,严格贯彻落实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近一年来,发展年轻党员10人。目前,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44名党员,其中:男党员31人、女党员13人,党员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3.15%。党支部党员年龄及学历情况:40岁以下的有25人,40—50岁有8人,50—60岁有6人,60以上有5人;大专以上3人,高中及中专14人,初中21人,小学6人。支部党员性别、年龄、学历逐步科学化、合理化。
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健全了村党支部班子学习、集体议事、党务村务公开、经费开支、票据申报、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结对帮扶、党员民主评议等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引导支部党员在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中争做“六带头”,即:带头执行党的政策、带头做好公益事业、带头帮助困难群众、带头敢管不良行为、带头实现发家致富,带头开展帮民致富。通过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马登村实现了家家门前铺筑水泥路,户户院内接通自来水。2010年在抵御百年不遇的旱情中,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党员苦战九天九夜,完成上达岭水沟的清挖和加长工程建设,并协同江南村打通520米的机耕路,帮助后甸村硬化道路720米,解决了1270亩良田灌溉用水。
共同致富的领路人
“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支部,支部看书记。”谢金宝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只有自己做好表率、树好标杆、干出实绩,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初期,群众不懂技术、不会干,看不到实惠、不愿干,担不起风险,不敢干。在这种时候,党员就要带头起好表率作用。谢金宝自己就先干起来:他带头出资10万元,利用剑川县与云南农业大学县校合作“3+3”联合行动的平台,同农大的曾养志教授共同开发马登火腿加工合作项目。初期投放市场的产品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打消了群众的顾虑。谢金宝顺势而上,提出要在马登村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组,一组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以一带十”党员结对帮带模式。帮带的内容有帮培训、帮技术、帮资金、帮信息、帮找市场等,全力发展马登火腿加工产业。并由支部在村里组织开展了“学科技、学管理、比致富、比发展”的“双学双比”活动,成效明显,全村现已涌现出20多名致富带头人,带富了一大批群众。
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2007年5月16日,在群众的联名推荐下,谢金宝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2010年在村两委换届中又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7年谢金宝当选村官后第二天,58岁的谢德仁找到他,说要办养猪场。由于谢德仁曾3次服刑,村里很少有人相信他。当谢德仁讲明自己的想法后,谢金宝觉得这是帮助谢德仁的好机会,便立即和支部成员一起到他家开家庭会,并帮他协调了5亩土地作为猪舍用地,当场给他10万元作为建厂资金。第二天,谢金宝开着自己的车同他一起去安宁农场购买种猪,风风火火地帮谢德仁建养猪厂。为了扩大规模,谢金宝又资助了他20万元。截止2010年底,谢德仁基本上还清了贷款,母猪存栏68头,籽猪存栏400头,成了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大户。
谢亚斌是一个有志向的青年,2005年从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回来后,想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干一番事业。但他由于缺乏资金,想法难以附之行动。当谢金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把自己企业的周转金22万元借给他,亚斌养殖场就这样办成了。谢亚斌发挥了一技之长,养殖场很快收到了效益,步入良性发展的路子。经过谢金宝多方面的培养,谢亚斌成了村里致富带头人,2010年又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猪倌”变成了“村官”。
群众都说谢金宝有菩萨的心肠,他就是马登村的“活雷锋”。他自己掏出家中存折为村中四户无住房的村民捐款2万多元,并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还带领村党支部一帮人出钱出力为贫困户建盖了新房。汶川地震中,他毫不犹豫捐了8000元;听说文屏村有患不治之症病人的时,他毅然送去了2500元;看到村里水泥路硬化资金困难时,他主动捐款5000元;剑川“3.2”山火发生后,他带头捐款2000元,并带着捐款箱发动群众为扑火英雄捐款。当村干部四年多了,至今他都没有领过一回工资,把工资全部捐给村里贫困大学生;当党支部书记一年多以来,他为村里争取了1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每次到省、州、县上跑项目、跑资金都是开自家车,用自己的钱;每年“九·九”敬老节的时候,他都没有忘记村里的老人,为他们买这买那……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始终把为民做事作为党员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