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创业谋发展 带动群众为家乡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04 08:29:26
| ||
他出生在云龙县宝丰乡大栗树村,自1992年高中毕业后进入五宝山林场工作,2001年下岗回到老家大栗树黑羊箐,2002年他主动承包了村里的300多亩荒山,从此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创业和带领周围群众的致富之路,他就是黑羊箐茶厂厂长——汪德军。 搞好调查研究 荒地长出致富树 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支柱产业,承包的300多亩荒地能种些什么呢?汪德军前思后想得出结论,发展经济林果才有出路。首先,大栗树的气候适宜泡核桃生长,同时其市场行情很好;其次,大栗树茶很受消费者的喜爱,所以,就将种植泡核桃和茶叶作为他的支柱产业。于是他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因这两种产品的种植周期长,所以选好品种是关键,这样,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才不会被轻易淘汰。选定品种后,2003年他种下了100多亩核桃林和300多亩茶树林。在他的带动下,周围群众的思想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也开始陆续种植茶叶和核桃,于是他多次请林业局、农业局和茶厂技术员到地里给群众讲解有关种植茶叶、核桃的知识技术,到2005年底,黑羊箐的经济林地已发展壮大成为2000多亩核桃地和1000多亩茶地。 拓宽发展思路 带动群众致富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便利了,一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二来还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在带领乡亲们种好核桃、茶叶的同时,还动员群众修路,没钱的由他先垫付,2012年黑羊箐村组公路在县交通局和黑羊箐茶厂的帮助下,成功铺设了弹石路面。2007年,眼看之前种下的茶叶马上就会有收成,他又开始谋划更美好的蓝图,那就是发展加工业,无工不富的观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他打算建一个茶叶加工厂和一个核桃烘烤车间,以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于是,贷款建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房和200多平方米的核桃烘烤房,都已于2007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创办农副产品加工厂为群众新一轮的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汪德军被评为“大理州农村乡土拔尖人才”荣誉称号,为了使生产出的农产品能卖出好价钱,增强群众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2009年组织成立了云龙县宝丰乡胜得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0万元,现有入社农户318户,股金60多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000多户。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当地适宜种植核桃、茶叶的优势,规划种植区域并为社员提供种植、嫁接、病虫害防治、采收、烘烤等技术培训,使产品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至2013年底,已种植核桃12800多亩,茶叶1200多亩。 合作社成立后,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第一,对成员实行统一生产规划、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规程、统一物资供应,变分散经营为统一服务;第二,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合作社统一购买核桃烘烤房、洗果机、青皮脱壳机等核桃加工机械40多台,加工生产出的无烟果质量比传统的要好很多,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第三,创立自己的品牌,2012年合作社注册了彝家商标,还订制了精美的包装礼盒,进行统一包装上市,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得到了解决,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群众从中得到实惠,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好村支书 共建小康示范村 2010年在村级换届中他当选为大栗树村副主任、黑羊箐合作社支部书记,在村委会期间,他将学的茶叶、核桃种植加工技术教给村里的群众,让他们加入到合作社中来,使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在任期间,大栗树村被评为云龙县第一个小康示范村。2012年2月被评为宝丰商会副会长;2012年7月合作社支部被云龙县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支部”;2013年5月组织成立云龙县宝丰黑羊箐茶厂,注册了“栗箐春”商标,主要生产云龙高山生态绿茶、红茶。茶厂基地地处海拔2400-2700米的重山叠嶂之中,澜沧江从山下奔流而过,种植的茶树品种有: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梅占、铁观音、佛香等,这些茶树品种都是做优质绿茶的高级原料,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肥厚的土层,给予了茶树自然充足的营养。茶园地处幽静的山林,远离城市与工业污染,加之常年云雾缭绕,高海拔与较大的日夜温差,使得茶园终年几乎无病虫侵染,也使茶园远离了农药与化肥,茶树在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其树鲜叶嫩绿肥厚,加之茶厂还拥有一套独特而成熟的制茶工艺,生产出的绿茶汤色翠绿、清香淡雅、回味绵长、滋味甘鲜醇厚,红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蕴含着蜂蜜香。2013年8月黑羊箐茶厂基地被评为云龙县科普种植示范基地,受到中国科协和国家财政部的表彰。黑羊箐茶厂的茶园由于生态环境优美,加工工艺先进,在生产经营中注重质量、诚守信用,2013年获得有了机转换产品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013年12月,云龙县宝丰乡胜得种植专业合作社被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供销合作社共同认定为第二批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他还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省级示范社的“示范带动”作用,2013年合作社共收购核桃350吨,茶叶20多吨,销售额达1230多万元,使广大社员和周边群众真正受益。 今天,看到长势喜人的泡核桃和茶叶时,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喜悦,人们常说的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大栗树都能充分展示在人们面前,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汪德军将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这片养育了他们的热土上不断耕耘,迈着前进的脚步,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