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载一心为民写春秋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辛向东 发布时间:2014-05-29 08:45:38
走进鹤庆县草海镇母屯村,记者看到了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新农村建设画面,同时也领略到一位一心为民的好村官苏荣基的风采。从2000年8月,年仅33岁的苏荣基当选为母屯村第一届村委会主任,到现在担任母屯村党总支书记,14年来,苏荣基与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带领群众大胆创新,苦干实干,母屯村从原来人均收入2000多元一跃成为人均收入过万的经济强村,母屯村的党建工作先后受到了中央和省州县各级的多次表彰,全村呈现出村强民富的良好局面。
抓党建 聚一方人心
自从当上了母屯村的“村官”,苏荣基深感肩上担子的重量,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在鞭策他,决心切实担负起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职责,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目标,着力抓好班子自身素质提高、活动阵地建设、制度建设等工作。他利用“三会一课”制度、讲党课、培训、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千补助,万补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战斗力,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群众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苏荣基和全村党员的共识。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多方争取项目,积极筹措资金,于2007年投资66万元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搬迁建设,现在的母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完全达到“六有”标准。办公条件改善了,苏荣基认为必须要在软件上下功夫,要让活动场所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他带领村党总支认真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力做好农民服务代办工作,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形成了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制作为展板上墙公开。通过抓班子建设,村“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村党总支核心领导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得到发挥。在苏荣基的带领下,由母屯村探索出的“党员中心户长制”获得中央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基层党组织推广。
谋发展 富一方百姓
基础打得牢,发展才有力。2007年母屯村被列为全州小康示范村,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苏荣基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投身小康村建设。着力改善村间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容村貌整治,美化亮化家园,累计投入资金达1500多万元。2008至2009年,母屯村投入40多万元新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同时,争取38万元资金解决了波南河自然村村间主干道硬化工程。
为了加快母屯村的经济发展速度,苏荣基提出“稳粮、兴工、强畜、促渔”发展思路。他结合母屯村水域面积广的特点,鼓励村民发展壮大渔业养殖。目前,全村渔业养殖面积达900多亩,销售收入达900万元。全村的生猪养殖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年出栏生猪5300头,销售收入1120万元。母屯村铁器加工历史久远,在他的组织下,母屯村于2009年成立母屯村铁铜产业协会,引设备,扩销路,大力发展铁铜器加工,形成工农贸协调发展的生产格局,全村铁器加工户达120户,从业人员380余人,全村铁器加工销售收入达650万元。如今的母屯村,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村间道路100%实现硬化,村间安装了路灯,村村道道实现了绿化,实现垃圾定点流动清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机耕路通往每一坝田,全县首家实现了机械化耕种。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能够带领群众过上幸福的日子,就是苏荣基最大的满足。苏荣基当了村官14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成了群众的“贴心人”,成了群众赞誉的“好村官”。2004年被大理州评为干事创业先进个人;2007年被州委评为党组织先进代表;2011年,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