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尖兵赤子情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黑毅鹤 和鲲龙 陈建红 发布时间:2014-07-22 08:57:07
“那边是风力灭火机和油锯,这边是水枪、‘二号工具’、砍刀……通常情况下,我们扑救山火时都分成三组,第一组冲锋在前扑灭明火,第二组居中清理现场余火,第三组殿后防止已扑灭区域余火死灰复燃,各组结合火场实际情况再次分工……”
在民兵应急分队器材室,六班班长赵怀祖带记者参观曾陪伴他们多年的“老朋友”。今年26岁的赵怀祖,家住大理市银桥镇马久邑凤南村,曾在部队当过兵,2009年2月,成为大理市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在山火凛冽的火场,他已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5年过去了,经历过无数次的“险象环生”和“疲惫不堪”,赵怀祖始终斗志昂扬——
2012年1月24日,太邑乡者么山林起火,大理市民兵应急分队前往火场执行扑救任务,当晚,劳累一天的队员在山上分成两班轮流休息。凌晨1时许,风向有了变化,赵怀祖隐约闻到浓烟的味道,急忙叫醒正在休息的队友,大家立即撤出危险区域。片刻之后,风势挟着火苗将之前大家休息的区域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今年5月初,下关镇吊草村附近发生森林火灾,在长达4天4夜的扑救中,赵怀祖等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始终坚守火场,饿了吃点干粮,困了原地轮流打个小盹。扑救任务完成后,赵怀祖眼里满是血丝,手掌心因开辟救火通道磨起了血泡,整个人瘦了足足2公斤。
……
这些考验不曾难住赵怀祖,真正的伤痛是在他执行某次任务期间母亲的猝然离去。
2010年的一天凌晨4时许,海东镇附近的山上发生森林火灾,火势十分迅猛,大理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民兵应急分队全体队员参与扑救行动。接到命令后,赵怀祖和民兵应急分队的其他队员立即奔赴火场扑救。然而,执行这一次原以为“家常便饭”式的任务,却给赵怀祖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其间母亲病逝,他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执行任务前夜,母亲因病住进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父亲来电告诉赵怀祖,为了让儿子安心工作,尽量淡化了其母亲的病情。已是深夜11点,出行不便,赵怀祖打算次日一早前往医院,然而,第二天凌晨他就接到执行任务的命令。随队赶到火场后,眼前熊熊大火肆虐的景象很快激发了赵怀祖的斗志,观察风向、扑火、开辟隔离带……紧张的扑救已让赵怀祖无暇思虑母亲的病情。当天上午,父亲再次打来电话:“给来得了医院?”赵怀祖说:“等大家把火势控制下来,我马上就到!”他没能意识到母亲病情已恶化,毅然坚守在了扑救现场……
中午12时许,赵怀祖在扑救现场接到了叔叔的电话:“你妈妈快不行了!快点到医院。”挂上电话,赵怀祖抱头痛哭,奔涌而出的泪水洒在了烧焦的土地上。大理市武装部立即派人将赵怀祖送往医院。然而,赵怀祖还是迟了一步——当他赶到医院时,母亲没能等到他,走了。
“妈妈一直希望我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她养育之恩最好的回报!”想起这段伤心的往事,赵怀祖说,母亲的去世曾给他很大的打击,但想到她平日里的谆谆教导,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这些年他和民兵应急分队的队员一起扑救森林火灾,搜救上山遇险者,处理突发事件……干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每当听到群众对应急分队的赞扬,他心里就暖暖的。
赵怀祖虽然有憾,但心里充实。这些年过去了,他没有独行。120位民兵应急分队队员是一个整体,出现在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赵怀祖只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