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搜救显身手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黑毅鹤 和鲲龙 陈建红 发布时间:2014-07-24 08:16:22
在中外游客眼里,苍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不时因流连而忘返。对民兵应急分队的民兵而言,有太多的时候,苍山是危急时刻大显身手的主要“战场”。
“茫茫大山深处寻找一个失踪的游客犹如大海捞针,拼的不仅是体能极限,还有坚韧的毅力。”
一排排长杨小晓是民兵应急分队的“创始队员”,参加过多起苍山搜救,对于搜救过程的曲折、艰辛,他深有体会。6年来,为了搜救苍山上的迷路者,应急分队的民兵与时间赛跑,在茂密的丛林里,在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边渡过了许多不眠不休的日夜。无法一一细说的经历有些已被淡忘,有些依然历历在目——
2010年底,三名昆明游客为节省门票打算绕小路到天龙洞游玩,在一道山箐边迷了路,三名游客商量决定:由两名游客先寻找下山的路,另一名年老的游客在原地等待。然而,当两名游客折返原地时,老人已不见踪影。到处寻找无果之余,游客拨打求救电话。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应急分队民兵立即赶赴现场搜救。当日上午10时许,应急分队赶到现场, 100多名民兵分三组从山脚下“一”字排开实施地毯式搜索。下午2时许,在山箐边搜索的分队民兵发现被困于箐底的老人,因两侧山坡十分陡峭,无法下坡直接救援,搜救民兵随即绕到山脚,从箐口上山对老人进行施救。下午3时30分许,应急分队民兵成功将老人救出困境。这道山箐箐底原本荆棘密布,施救过程中,民兵披荆斩棘,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硬生生开出了一条“爱心小道”。
圆满完成任务后,大家的脸上、手上满是被荆棘划破的伤痕。那一晚,杨小晓痛得无法入眠,心里,却感到异常踏实。
2010年7月16日,一名游客独自攀登苍山,在洗马潭附近的山箐失踪。事件发生后,大理市相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展开搜救。7月24日,失踪游客尸体终于被找到。
“我们在山上搜索了9天8夜,寒冷、饥饿、疲倦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们。为了完成任务,大家咬紧了牙关,战胜了这些困难……”
想到这次大搜救,杨小晓满怀感触:接到搜救命令后,民兵应急分队立即赶赴洗马潭附近。结合之前卫星定位结果和附近地形,民兵应急分队决定沿玉局峰山涧展开搜索。7月16日下午,应急分队民兵分组沿山涧两侧开始沿途向下搜索,搜索区域尽是悬崖峭壁,搜救人员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山涧内地势落差极大,不时有瀑布阻断去路,大家只好沿两侧悬崖绕道而行,攀爬途中“石头落到深涧,连回声都听不见”,深不可测的涧底令人毛骨悚然,许多人都不敢往下看。一连数日,吃住都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山里,通过简易索道送上来的饭菜早就凉了,许多人因此拉起了肚子。在高海拔地区执行任务,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高山反应和雨天的严寒,搜救过程中,很多民兵都出现了头痛、胸闷、呕吐、流鼻血等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雨天夜里,帐篷漏雨,没有火,大家只好抱团取暖……
经过来回反复的搜索,7月24日10时30分许,应急分队的民兵终于在山涧边的竹林里发现了失踪游客的尸体。
“结果虽很遗憾,但这次搜救行动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们给了自己,也给了死者的家属一个交代。”杨小晓说。
……
在苍山上迷路是个“美丽的错误”。杨小晓和队友一直在努力,努力为那些“美丽的错误”施以援手。在游客迷途求救、亲友焦灼期盼的时候,他们是一道紧张而忙碌的风景,值得期待,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