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父子兵”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 黑毅鹤 和鲲龙 陈建红 发布时间:2014-07-25 08:29:51
“轮毂轴承、转向节主销无松动,轮胎、平轴等处的螺母已紧固,燃油箱储油量、散热器的冷却液量、制动液量(液压制动车)、蓄电池内电解液量符合要求……经检视,车身外表情况和各部机件完好。”
5月25日下午3时,大理市民兵应急分队车库内,驾驶班班长柴金科带着一位年轻的民兵对车辆进行日常检修。这位年轻的民兵不是别人,正是柴金科的儿子柴树康。父子二人在民兵应急分队共事已有2年。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民兵应急分队有我的梦想,如今,我们寻梦来了!”
52岁,是许多人开始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的年龄,柴金科却丝毫不显疲态:笔挺的身板,洪亮的嗓门,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使不完的劲。有人想当医生,有人想当科学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柴金科的理想是当一辈子的兵。
柴金科家住大理市凤仪镇三哨村委会中哨自然村,年轻时曾在解放军某部当过驾驶兵。1986年从部队退伍后,靠着从部队学到的驾驶技术,他先后跑过货车、旅游车、客车、油罐车。20多年来,柴金科的运输业做得红红火火,全家的日子早就奔了小康,然而,年轻时的军旅生涯却始终令他念念不忘。“再当一回兵”成了柴金科梦寐以求的理想。
2008年5月,大理市民兵应急分队成立。得知分队驾驶班急需驾驶员的消息后,柴金科把家里的两辆油罐车交给长子柴树康和侄儿打理,回到兵营过起了“兵瘾”。由于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柴金科很快成为驾驶班班长。他充分发挥一名技术骨干的作用,先后带出了10多名驾驶员。
“民兵应急分队是一所家门口最好的‘大学’,这里有情、有义,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值得许多年轻人来历练。”
2013年初,柴金科动员儿子柴树康也加入了民兵应急分队驾驶班,和他一起成为分队有名的“父子兵”。
“集合号一响,驾驶员必须把车辆停好。”
“森林防火期,驾驶班必须全天24小时在应急分队待命。防火期过了,周一至周五全班参与日常训练,周末实行3人一组轮流值班。”
“驾驶班驾驶员不仅要遵守分队规章制度,还必须遵守地方交通法规。”
……
6年多的时间里,柴金科把应急分队驾驶班管理得井井有条。分队民兵在应急处突、抢险救灾中无数次“第一家赶到现场”,这些都离不开驾驶班民兵可靠的后勤保障。
大理市应急分队驾驶班现有6位民兵,行车里程都在50万公里以上,个个通晓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是一些企业单位“挖角”的目标,但多年来没有一个人因此离开。几年前,一家运输企业开出3000元的月薪,聘请柴金科担任公司安技科科长。柴金科笑了:“如果为了钱,家里的两辆油罐车一年下来少说也有30万收入。干这行,不是为了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会一直干下去!”
有一手市场青睐的专业技能,领着每个月1000多元的薪水,在外界高薪聘请面前不为所动,是柴金科和驾驶班队友的客观写照。柴金科说,应急分队有他们的理想,苦点累点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