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富一个村的中心户长苏光德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杨艳玲 文/图 发布时间:2014-05-29 08:33:20
| |||
“每到5、6月份,我父亲就义务帮村民打药,早出晚归,在家里基本见不到他,我每次找他都要到别人家的核桃林里才能找到。”漾濞县太平乡箐口村袁家村民小组村民苏光德的女儿苏晓燕告诉记者。 今年51岁的苏光德是袁家村党员中心户长,箐口村致富带头人。多年来,他发挥了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为民办事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致富带头领路员、公益事业建设协调员的作用,积极为村民服务,特别是在核桃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种植等方面,他免费培训村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誉。 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当地核桃价格只是4、5元1斤时,苏光德就开始大量种植核桃,同时还把周边的核桃收购起来,到县城去卖,赚一点钱补贴家用。通过努力,目前,他家共有200多亩核桃林,2000多棵核桃树,一年核桃收入近30万元,加上其他收入,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家庭人均年收入约7万元。苏光德还在自己的核桃林里试种了几亩中药材,取得成功后开始扩大种植面积。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的群众大面积栽种核桃树,现在箐口村的核桃面积已达3.5万亩,村里80%的群众的经济收入靠核桃,每年每户核桃收入基本都在5万元以上。2011年,该村被评为“大理州核桃种植明星村”、县乡党建工作示范点,在他的带动下,核桃已成为扶贫攻坚的“先锋树”、新农村建设的“致富树”。近几年,在他的指导下,全村共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12户60多亩,有重楼15亩、桔梗40亩、白芨6亩等,仅重楼一项年产值就达14万元/亩。在苏光德等党员的带领下,经过多年探索,太平乡已构建了“核桃——林下中药材种植——核桃”的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山区林区和谐发展、共同致富,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村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家家户户开始大量买车,乡村道路的压力逐年加大,群众出行难就成了主要问题。每年,苏光德和其他党员都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带头修缮进村道路。今年,在苏光德的倡议下,袁家村的党员杨林科、苏晓红等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历时一个多月,修缮了30多公里进村道路,期间,党员主动承担了修缮道路的所有事务,轮流承担解决了挖机驾驶员的吃住问题。 太平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认真总结,始终以“为民”为主要内容,巩固完善了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中心户长制,努力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今,在太平乡,有事找党支部、有困难找党员、有服务找中心户长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基层一线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改进作风、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帮助群众解决了发展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