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处建美丽的家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杨训波 左先勋 发布时间:2014-07-15 08:21:37
放弃国企“铁饭碗”,回到家乡捧起“泥饭碗”。2012年10月,26岁的熊国义,在众人的不解中,放弃在深圳特区国有企业的工作,回到无量山镇发达地村开始发展养殖业。
“唉,这孙子外面好的工作不要,犟着回来守无量山、建无量山。他的梦想美着呢。”80岁的罗朝军奶奶无奈地说。
南涧县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在无量山镇发达地村创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行农村土(林)地承包经营权、新型农村经营体系、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农村治理机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力争把发达地村打造成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
2010年7月,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熊国义,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进入深圳特发信息中心工作,月薪6000元,是村里和家里人的骄傲,前途一片光明。但熊国义却毅然辞职回家当起“鸡倌”、“猪倌”,追逐自己的梦想:回到家乡建设美丽乡村!
“谁不爱家乡美,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在大山深处建设美丽的家。”熊国义描绘着越来越美丽的村庄,道出了回家创业的理由。
“家中没有一分粪地喽,但有近百亩荒山荒地。”熊国义说,上大学期间,每次回家他就劝说父亲把家中的粪地换成荒地、林地,起初父亲不同意,但还是经不住劝,便“忍痛割爱”把粪地全换完了,拥有了现在的养殖基地。
“政府引进维和药业,修好柏油路,架设高压电线,架通自来水,这么好的条件还富不起来,那只有怪自己了。”熊国义讲述着一件件政府为民所做的实事。
“一、二批都贴本,第三批才开始赢利。”熊国义回顾了养殖的苦楚,也说出了国家的好政策带来的惠利:2012年,畜牧部门补助3万元,扶持无量山乌骨鸡养殖,解决了资金困难;安排技术人员来指导预防疾病、圈养、放养要点;州纪委书记张鸿建3次到他家了解情况,县委书记多次进家调研,为专业合作社协调资金。
熊国义介绍着一组组数据:目前已累计投资25万元,每年可出栏4000只成品鸡;无量山红猪母猪存栏30头,现正在建盖标准化场房。
“一人富不算富,带领全村富才算富。”熊国义的养殖场逐渐步入了正轨,他又谋划着带领乡亲们致富,到村民家中宣传传授科学养殖技术,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正在建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付成志说:“今年成立了‘凯鲜专业合作社’,我第一个加入他的合作社,目前已有17户了。”
养殖、种植、农家乐……吸引城里人往无量山里跑并住下,熊国义描述着更远大的愿景:把合作社做强做大,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