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键飞:大山里走出的公安“最美青工”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大理 发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者:李培荣 徐曼 发布时间:2014-01-24 11:09:45
人物档案:郭键飞,男,白族,1978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2003年6月毕业于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刑事技术专业,同年11月考入云龙县公安局工作,现任云龙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一个始终奋战在最基层、最前沿的人民警察。从警11年以来,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公安事业的执着奉献精神,在风风雨雨刀枪相见的侦查历程中,立足岗位磨砺精兵,尽忠职守日夜奋战,郭键飞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新民警做起,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从一名山区派出所民警锻炼成为办案能手,并从派出所教导员转换角色成为缉毒先锋。先后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00余件、勘验500余个犯罪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00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维护云龙县的治安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而,广泛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
郭键飞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3次,被云南省公安厅评为“三基工程建设标兵”,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2013年9月荣获云南省“最美青工”称号,2013年11月荣膺全国100名“最美青工”称号。
忠诚履职 除暴安良的“强手”
除暴安良,伸张正义,一直是郭键飞儿时的梦想,高中毕业以后,郭键飞如愿以偿考入了云南公安专科学校,成为一名预备警官。毕业之后,由于表现突出,被分配到云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在刑侦工作期间,他立足本职,积极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00余件、勘验700余个犯罪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00多人,参与解救13名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打掉了2个恶势力团伙,同时,积极参与该县“12.05”“8.03”“8.25”等恶性、疑难案件的侦破工作,在他和战友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这些案件均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破案,受害者的冤屈得到昭雪,正义得到伸张。
2010年4月以来,以杨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在云龙县城地区不断聚众斗殴、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抢劫、为非作歹,制造了多起刑事和治安案件,给县城社会治安稳定带来威胁。加之群众之中的流言蜚语,一时间人心惶惶,部分居民夜晚不敢出门,外来商贩入夜便紧闭门户停止营业。为深入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县公安局决定由郭键飞带领严打整治工作组对该恶势力团伙进行秘密侦查。经过苦心经营和缜密侦查,郭键飞发现,以“四军”、“泽军”两兄弟为首的恶势力团伙与社会上传言的“白石帮”勾结在一起发展壮大成一个更大的恶势力犯罪团伙,组织成员近七、八十人,骨干成员有20人,该团伙组织严密,等级森严,地痞流氓对“四军”、“泽军”两兄弟奉若神明,进一步侦查发现,团伙成员控制赌场、插手民事纠纷、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向学生、美容美发厅服务员和赌博人员索要保护费、抢劫财物,使用暴力、威胁、滋扰手段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由于前期的调查取证工作非常困难,受害人和群众对该团伙心存畏惧,不愿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为此,郭键飞带领民警转变工作方式,将证人、受害人秘密通知到隐秘地点进行谈话或着便服夜间登门调查,一趟不行就两趟、三趟,经过耐心细致工作,终于取得一份份扎实的铁证;在案件侦查阶段,郭键飞还广辟线索来源,采取多种渠道广泛获取该团伙的核心情报;运用各种侦查技战法准确掌握几名首要分子的活动轨迹,伺机进行抓捕。7月25日,就在该团伙的几个骨干成员在云龙县长新乡永香村聚众斗殴时,郭键飞带领着工作组一举将12名骨干成员抓获。9月21日,“四军”、“泽军”两名首要分子被擒获,其他团伙成员也相继落网。然而,对几名首要分子的审讯异常艰苦,“四军”、“泽军”两兄弟从小混迹“江湖”,自信固执且谨慎多疑,抗拒审讯,或是对审讯人员进行语言挑逗,或是以沉默、装病、自杀等相威胁,气焰十分嚣张。为此,通过走访了解后,郭键飞将审讯策略由“审案”变为“审心”,当年9月22日,适逢中秋佳节,郭键飞从家里带来了几块月饼,到审讯室后,郭键飞给“四军”、“泽军”二人点上烟,不紧不慢开始和他们聊起儿时对中秋节的憧憬,说起母亲不惜借钱给几兄弟买月饼吃,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的母亲最大的愿望只是孩子们平平安安、早日成家……郭键飞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两兄弟,就这样不紧不慢聊着,聊着聊着,弟弟“泽军”触情生情,抽泣了起来。下半夜,“四军”、“泽军”两兄弟在“情感攻心”面前身心崩溃,做了彻底交代。这个危害一方的恶势力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全案一举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起,治安违法案件30余起,逮捕犯罪嫌疑人16人,取保候审3人。这颗危害云龙一方的社会毒瘤在萌芽阶段终于被成功割除,郭键飞及战友们四个月的艰苦付出终于收到回报,在此期间他们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事后当同事间谈到此案时,郭键飞饱含深情地说:“只要能换来老百姓的平安,再多付出也值!”。
一心为民,群众工作的“多面手”
因工作成绩突出,2011年底,郭键飞被提拔任命为云龙县治安最复杂的漕涧派出所任教导员。他带领派出所民警走村入寨服务群众,蹲点守候打击犯罪。
2012年8月3日,因婚外情暴露被丈夫要挟的左某,在惶恐的心理驱使下,用铁锤将睡梦中的丈夫活活杀死,并抛尸涵洞,还制造各种假象、提供各种线索逃脱罪责……郭键飞与刑侦民警一道,既当指挥员又战斗员,利用网上技战法,查清了尸源,经过20天的艰苦努力,终于将左某绳之以法。然而,当左某被戴上手铐,押上警车时,两个孩子无助的眼神却深深印在郭键飞的脑海里,初为人父的郭键飞没有往常一样破案后的轻松,更多的是嫌疑人被拘一双孩子以后的成长思索。经过思考,郭键飞第二天带上社区民警,到死者弟弟家中反复做思想工作,将两个孩子交给死者弟弟抚养。此后,郭键飞又为2个孩子到处奔走,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关心、帮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个孩子申请到了最高档次的低保,学校也为2个孩子减免了费用,并给予一定的补助,通过郭键飞和家人的鼓励支持,目前,2个孩子学习成绩十分不错,并且与家人、同学关系良好。郭键飞调回县局后,还一直关注着2个孩子。在狱中服刑的左某得知这一切,感动的痛哭流涕,一直写信给县局、派出所和家里,感谢对她的宽恕和对孩子的关心。
公安工作,主业不仅仅体现在办案破案,作为身处一线的基层派出所,更多的是服务群众、进村入户家长里短式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领导,郭键飞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全所的大事来抓,组织民警下社区,真诚地与人民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及时掌握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服务的要求,了解群众在办理公安业务中的困难。在活动中,当他了解了部份山区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到派出所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行动不便后,郭键飞立即带队进入山区农村,给中老年人及特殊人群采集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1000余份,给他们办理了二代居民身份证,并在回访中将二代居民身份证送到群众手中,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从而,拉近了人民群众与公安机关的距离,巩固了警民鱼水情的和谐警民关系。
荡涤邪恶 肃毒扫毒的“能手”
变换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激情。
今年初,因工作需要,郭键飞调回县局禁毒大队任大队长,上任伊始,郭键飞针对禁毒工作滞后的现状,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扫毒害保平安”严打整治行动,带领禁毒大队民警日夜战斗在禁毒工作的“主战场”,收集情报信息,强化分析研判,在州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破获一起万克运输毒品案。上任后一个月,他就带领着禁毒大队的民警,辗转多地,查破7起运输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缴获毒品可疑物13860克,涉毒车辆2辆。
2013年3月,郭键飞得到线索,有一伙四川籍贩毒人员,在境外接到一批毒品,准备运回四川贩卖。郭键飞对前期大量跟踪查控获取的信息进行了认真梳理、反复分析,组织缉毒民警认真研究之后,认为信息可靠,逐报请局领导成立专案组进行专案侦察。郭键飞带领队员迅速赶往普洱、楚雄等地开展侦察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侦察,基本梳理清楚毒贩成员情况,但天性狡猾的毒贩却几次将毒品转移、藏匿在深山中,为不打草惊蛇,郭键飞只好带领专案组蹲点守候,等待最佳的抓捕时机。终于在2013年9月10日零晨4时许,在楚雄州南华收费站将乘坐出租车上的运输毒品犯罪嫌疑人2人一举抓获,当场在犯罪嫌疑人携带的黑色双肩包内查获毒品海洛因32块,经称量毛重11890克,净重11190克。但另一个狡猾的探路毒贩,却在民警抓捕运毒贩时悄悄驾车逃走。为了不漏掉任何一名毒贩,郭键飞带领两名侦察员迅速赶到南华至永仁丫口路段超车堵截。自知难逃的毒犯竟驾车撞向在路上堵截民警,说时迟那时快,郭键飞一把将民警拉开,据民警董国维事后回忆,当时毒贩驾驶的越野车与民警擦身而过,要不是郭键飞眼疾手快把民警拉开,后果不堪设想。当天,民警再次驾车追捕,一直追缉了二十多公里,自知无路可逃的毒贩只好弃车逃入旁边的山林里。郭键飞充分发挥老侦察员夜间山林搜捕的技能,黑夜中在山林中搜捕一个多小时后,于10日零晨5时30分许,将藏匿在山林杂草丛中的犯罪嫌疑人抓获。至此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该案是云龙禁毒史上缴获毒品数最多的一起万克毒品大案。
侠骨柔肠 “最美青工”变身“留守妇女”
郭键飞常说:“警察是我一生的职业,也是我一生的事业”,他为公安工作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和平时期突出表现在危难当头一定要挺身而出;名利之下一定要礼让他人。郭键飞这样要求自己,也是一直这样做的。他每次面对险情发生时,总是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危难用我,临危不惧,顽强拼搏,坚定不移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做警察不容易,做警察的家人更不容易,不但要承受聚少离多的思念之苦,更少不了担惊受怕的时时牵挂。
对郭键飞来说,加班加点从入警的第一天起早已是“家常便饭”,他已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是在办案中度过的,一起起案件成功破案的背后,演绎的却是一个警察在家庭中名不符实的称谓。郭键飞是个优秀的警察,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和丈夫,由于他经常在外办案无暇顾及家庭,于是,爱人戏称他是“留守妇女”,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把不到一岁的女儿送回老家让父母照看。他也曾暗下决心要担负起丈夫、父亲和儿子的责任,但他更明白,作为共产党员、人民警察所肩负的责任。
暑来暑往,冬去春来,有多少次妻子打来电话说家里的老人、孩子病了,又有多少次他又是十几天没有回家,可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却是那样的平常。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处处以公安事业为重,以人民群众为重,无私忘我,抛家舍业。带着家人的声声嘱托与叮咛,带着对亲人的无限牵挂与愧疚,他又南征北战,忙东忙西,战酷暑,耐严寒,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硬的措施,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侦查破案之中,兑现忠诚谱忠曲,铮铮铁骨写人生,用一封又一封捷报,一个又一个奖章来回报家人的理解和支持。